其實沈氏無關緊要,當年舊事,再有人去追索,如今也無濟於事,無論是當今陛下,還是大將軍趙石,位置都極為穩固,舊事翻出來,也起不了多大的風浪。..[]
成王敗寇,皇位之爭,從來都只看結果,斷不會像審案一般,有了冤假錯案還能翻轉過來重審一遍。
所以,景帝之死,最終是要成為一個謎團,不會再有第二種結果了。
不過按照趙石的打算,還是要將沈氏送走,不過這要等到明年開春之後了,他都想好了,趁著歸義王李匪大婚,把這個事情辦了。
他不知道,他這一頓訓斥,卻是讓陸敖閉緊了嘴巴,另外一件事情,也就沒說出來。。。。。。不過說不說的也沒什麼必要了。。。。。。。。
。。。。。。。。。。。。。。。。。。。。。。。。
當晚,彩玉坊繡春樓。
這幾天,彩玉坊愈發繁華興盛了起來,一到晚間,這裡便是燈火通明,鶯歌燕語,歌舞之聲不絕。
來到年頭上,又逢大秦盛事,宴飲聚會多不勝數。
只是明日便是朝廷獻捷大禮,彩玉坊稍有冷清,但誰都知道,今年彩玉坊的生意做不完,西夏平了,人心振奮,朝廷封賞有功將士以及官員,這一場場的應酬都擺在哪裡,除了各處大的府邸,其餘怕不多數要在彩玉坊擺酒設宴。
這麼一來,彩玉坊可不就是如今長安最熱鬧繁華的所在?
實際上。這些年隨著大秦越加強盛,京師長安的人口也在連年遞增,長安城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張。長安城的市鎮,越來越龐大稠密,早晚都要併入長安之內。
而隨著長安日漸繁華,像彩玉坊這樣的煙花之地,也隨之而起,達官顯貴,豪商富賈。文人騷客,在這裡皆如平常。
而西北一定,唐時絲綢之路便能通暢起來。唐時有著盛名的當廬胡娘,也將現身於長安故地,到得那時,才能說長安略復唐時舊觀。
不過那一天也不會太遠了。沒見得大將軍前次回京。據說便帶回了一些有著異域風情的女子,可惜,多數人都沒那個眼福,能見得一眼,還是從那些文人墨客嘴裡偶爾聽到一些誇張言語。
只是隻言片語,卻能勾的人心癢癢的。
實際上,彩玉坊各家有著實力的樓子,都早已派人北去。搜尋異域佳麗,好為自家爭些名頭。只是時日太短,路途艱難遙遠,還沒有訊息傳回來罷了。
而今大將軍平夏而回,許多人便開始琢磨著,是不是派人去西北走上一趟,說不定就能有些收穫。
當然,長安如此之大,尋花問柳的所在並不少,但論起來,還是要數彩玉坊,南國佳麗,北地胭脂,在這裡都能見到,而這裡各大樓院之間,能成為堂上之客的,身家位份,都少不了。
像繡春樓,坐落在彩玉坊南邊邊緣處,和位於彩玉坊最繁華處的那些妓家相比,這裡只能算得上是小生意。
門臉兒不大,彩旗招搖,後面有著十幾間小院子,佈置的都乾乾淨淨,不奢華,但卻別緻,所以規模看著雖然不大,卻很雅緻清淨。
顯然,這是一處專為沒多少銀錢,卻喜風雅肅靜的文人士子們準備的好去處,在彩玉坊,這樣的地方並不少,繡春樓有些名聲,但算不得頂尖。
因為這裡的酒菜極為普通,姑娘有幾分姿色,但絕稱不得靚麗,歌舞也都諳熟,卻無法一舞傾人。
今晚,繡春樓後面的一間院子中,就招待了幾位最合適繡春樓這樣的地方的客人。
明月剛剛上了梢頭,院落之中,幾位寬袍大袖的讀書人便熱鬧了起來,一邊聽著歌舞,一邊推杯換盞,年輕的面龐上,都綻放著恣意而又帶著幾分傲氣的笑容。
主位上的年輕人,看上去二十歲出頭年紀,面如冠玉,雙目有神,舉止言談之間,盡顯文人雅客之態。
他姓盧,名近賢,字元許,蜀中利州人士,大秦今科榜眼是也,如今已經一步進了翰林苑,只是大將軍滅夏回京,今科士子們又遭逢了科舉案,所以至今他們還沒有封下官銜,不過想來日子也不遠了,獻捷之禮後,他們也就都能有個官身。
或留在朝廷,或出外去地方為官,可以說,龍門一躍,他們的身份便已和以往大不相同了。
今晚的夜宴,加上盧近賢,也就七個人,都是今科進士,與盧近賢這位榜眼交情甚厚,當然,他們中間除了一位崔姓士子來自大秦河內,其餘幾位都是蜀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