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自衛反擊戰的問題,說在七九年發生的,兄弟,你能不能理智些,自衛反擊戰打了足足有十年,八十年代末參加自衛反擊戰有錯兒嗎?阿草便是七八年出生的,宋朝離咱太遠,有些事情不清楚,但在咱出生後發生的這麼大的事情,咱還能忘了?鬱悶。。。。。。。。)
“學武在於止戈。”
這是趙石趕了個大早,在和尚那裡聽到的第一句話,象他這樣的人,心中自然是不以為然的,但他並沒有反駁,只是瞅著神色嚴肅的瞭然和尚,等他說下去。
瞭然也盯著趙石看了半天,隨即便是一笑,這一笑之間卻帶著些邪氣兒,眼中卻露出了滿意的神色出來,接著說道:“這是你師祖教我學武時說的話,如今為師教你習武,自然要將他的話傳到,以後等你收了徒弟,為師希望你也照此說上一句,這是師道,不可不緊記於心。
但是,師祖他老人家是得道高僧,雖是身懷絕技,但一生跟人動手的次數卻屈指可數,即便出手也是為了逞強扶弱,這句話在他老人家說來自然是坦坦蕩蕩,無愧於心的,但為師卻不行,為師出身你也知道,學了武功自然便想著殺敵立功,殺人便不在少數,但卻從未想著什麼止戈,後來年歲漸長,但這殺性怎麼也改不了了,不過心境卻也不如當初般功利。。。。。。。。。當了這些年的和尚,到也有些感悟,如今既然收了你作徒弟,這話就先對你說了,聽不聽的卻全在你自己,為師這裡沒那麼多的規矩。你如今入了軍旅,勸你少作殺戮便有些可笑,所以。不管你走到哪一步兒上,為師卻得在這裡說上一句。你既然身為大秦子民,往小了說,就得護佑一方水土,往大了說,為國盡忠便也是你的本分,為師這裡不收無國無家,不忠不孝之人,若是日後你作出什麼背逆之事。為師便是拼了這條性命不要,也要將這身功夫追回來的。
還有一條,為師跟你三年,當年你師祖也是跟了咱三年,若是在這期間你沒有練成般若勁兒的第一層功法,便即說明你資質不夠,咱們師徒的緣分也就盡了。”
在這個時候,不管趙石心裡怎麼想,自是全盤答應了下來,不禁殺戮。不禁婚嫁,不用當和尚,一條為國盡忠還是大而化之。籠統的緊,趙石只是略一琢磨便點了頭,對於武學的嚮往與熱切只要是箇中國人就能體會得到的,到了趙石這裡自然也是一般無二。
自此,趙石便早起晚歸,在這寺廟之中和了然學上了功夫,軍營以及村中雜事都已經上了軌道的,自然都有人料理,也不用趙石再怎麼費心。他如今只用專心一意的體會武學之奧妙的了。
在祭灶的前一天,胡鵬終於帶著人回來了。他這一去卻是去了三天,讓本是信心滿滿的杜山虎著實有些擔心。沒有活口,只剩下五個凍得*的腦袋,胡鵬幾個更是人人帶傷,說起事情的原尾來,胡鵬幾個還有些不好意思,原來他們追出去數十里,斬了四個,但這剩下的最後一個卻當真兇悍的緊,他們又追了十里才將對方追上,但那傢伙一把短刀卻是讓他們十好幾個人近不得身,人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捱了幾下的,本來還想弄個活的回去,但這麼一來,最後還是胡鵬一咬牙,用弓箭將那人射成了刺蝟,所以回來時便是這般狼狽的樣子了。
佈置好了這些細務,接著便是祭灶,掃塵,除夕守歲,拜年,去年大雪,大家哪裡有這個心思過年,今年則不同,趙家村興旺紅火的讓其他的村子都眼睛發紅,人口也從原來二三十戶暴增到了百十多戶,其中大部分都是受了傷的顯鋒軍舊部,不管怎麼說,人數一多,這年過的便也分外紅火仔細。
這樣一來,卻是也分外的累人,祭灶以後,趙石就已經受不了這般的折騰,叫上幾個人將家裡裡裡外外清掃一便,算是完成了掃塵的任務,然後就一頭扎進了村頭裡的寺廟裡,從早到晚的不見人影了。
杜山虎等人聽說趙石被寺裡的大和尚收了徒弟教授武功,這心思也熱絡了起來,不過到了寺廟裡,那瞭然和尚到也和顏悅色,只是直接說幾個人練武的最佳年齡已過,練了也是白練,就將幾個人打發了。
此時練武之人的規矩還不象後來般嚴格,再加上又是亂世,一般只要這個徒弟的資質還可,傳上兩手兒功夫也便再正常不過,至於品性行止,反而是次要的事情了,就拿杜山虎這些顯鋒軍舊部來說,手底下都有些粗淺的功夫,可見此時尚武之風之盛行,但若是有人跟你說,你資質不夠,練了也是白練的話,也便是說,再求也是無用的了,杜山虎幾個在心裡自然是要罵上幾句禿驢有眼無珠的話,但之後便也不再糾纏。
過了年之前,趙石那位岳丈大人又派人送來一百兩銀子,還有很多吃食物品,拜年時還將自己的兩個兒子派了來,本來應該是趙石前去探望的,他到也真拉得下這個臉來,自己到是沒來,卻是讓兩個兒子過來了一趟,最讓趙石頭疼的是他們還帶著那個小丫頭,石頭娘一看未來的兒媳婦,這嘴便也合不攏了,立即派趙石的姐姐到寺院將趙石硬拉了回來陪了他們兩天。
之後還有縣裡的諸位大人派來的人,張家的人都來這裡湊熱鬧,又準備禮物回拜回去,直到年初六,趙石家裡才又算是恢復了平靜。
。。。。。。。。。。。。。。。。。。。。。。
“我怎麼跟你說的,步若張弓,腰若函松,趕緊把腰給我挺起來,一呼一吸皆要配合腳下,你的呼吸亂了,那怎麼行。。。。。。。”
瞭然和尚的聲音並不怎麼嚴厲。但手裡拿著的一根木棒卻毫不留情,只要哪個動作不對,立馬就是一下。
寒來暑往。時光易逝,又是一年匆匆即過。此時已是大秦正德二十九年的春天了。
在寺院寬大的後院當中,趙石雙手左右各平託著兩塊足有三四十斤的青石,身形有若游龍般在遠中繞圈急走,汗珠子滴滴嗒嗒往下淌著,但他的呼吸卻是綿長有力,絲毫不見半點侷促。
一年下來,趙石身子又猛的竄了一截出來,身形看上去已和十六七的少年無異。古銅色的肌膚下面,一根根肌肉條理分明,隨著他的動作,有脈絡的不停顫動,看上去渾身上下都散發著一種別樣的活力。
先是半年的硬功,按照了然的話說就是先要打熬好氣力,疏散開筋骨,還弄來許多的藥草,一半給他身上塗抹,一半卻要內服。並細細跟他講解這些藥草的作用,並讓他一一記下,其實說起來只有一個作用。固本培元罷了,不過所謂窮文富武,那是一點不假的,光這些藥草,加起來怕不得萬十多兩銀子才能下來,要是個窮人家,十輩子也積攢不下這多銀子的,不過也不見和尚出去,過上幾日便有人將這些東西送到。缺什麼有什麼,趙石也並不覺得奇怪。這和尚怕不是和前世的國安差不多,身後財力自然雄厚。。。。。。
直到半年之後。瞭然和尚才正式開始教他吐納的功夫,兩月之後,趙石便已經初步的感覺到了傳說中的真氣,開始時按照趙石的理解,這股從丹田而起,在經脈中迴圈不休的真氣更象是自己意識中的一種幻覺,但當他無意間運氣揮手,一巴掌將一塊兒堅硬的青石拍的四分五裂的時候,他才知道老祖宗的東西確實是真的。
接下來趙石的進境只能用突飛猛進來形容了,也不知他現在的身體確實是適合這門功夫,還是什麼別的原因,在苦練之下,到了此時,一身狂猛爆烈的真氣已是練到了般若勁第一層的頂峰,讓瞭然著實吃了一驚,想當年他也是在三年間才到了這個境界的,他師傅已是一迭聲的贊他學的快,沒想到世間還有這般的學武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