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峰聚只覺得嘴裡發苦,胃裡也是火燒火燎,好像被人強灌了一杯烈酒下肚,反正渾身好像沒一個地方是對勁的,他卻也不是沒見過死人的主兒,只是眼前的一幕也太過刺激了些,兩個鮮活的大活人就這麼血肉模糊好像爛肉般堆在一起,便是他一向自詡膽氣過人,此時也不禁心中一寒,再看向那個少年逡巡四顧的身影,身上的寒毛根好像都炸了起來,想到這些人之後便是得自己上去跟這位凶神爭那頭名武狀元,若是自己也捱上這麼一下子……再也抑制不住,讓出了一口酸水出來。
這下與之前又不相同,臺下的舉子大多呆呆看著場中那一片刺眼的血色,喉嚨蠕動,絲毫沒有自己一方贏了的興奮之情,杜山虎咕嘟一聲嚥下了一口唾沫,響動不小,卻是把身旁的兩人嚇了一跳。
李全壽這時也老實了,嘴裡喃喃道:“乖乖,我就知道,我就知道……”說了半天,估計他自己也不明白到底知道個什麼。
趙石也已經覺出自己這威立的有些過頭兒,估計以後一個殘暴的名頭是少不了的了,不過此時卻也不容他多想,看旁邊剩下三人畏畏縮縮的樣子,便已經知道這次比武也就到此為止了,轉身大步就來到了臺上,跪倒在地,“臣趙石幸不辱命……”
說到這裡,卻見地上那女真大漢好像又動了幾動,不假思索,順手便是一拳打在對方頭上,看得旁邊眾人都是呲牙咧嘴,感同身受般的渾身不自在,這大漢也是倒黴。自出場以來,便大多是昏迷中度過,這人智商本來就不高,這麼折騰下來,也不知會不會變成白痴。
正德皇帝眨巴了一下眼睛,勉強露出些笑容出來,“你也辛苦了,朕看這武狀元也不用比了。再來這麼一齣兒,朕可受不了,你們看呢?”
臺上眾人也都覺得今天在禁不住這般心驚膽戰的折騰,紛紛附和,完顏進明和那位六王子的臉色到是都出奇的相若,都透著青灰顏色,他們兩個身後之人也都戰戰兢兢,心中都道。這大秦確實是虎狼之地,誰說我們女真人野蠻來著,眼前這個秦人才真叫一個野蠻,估計在大金軍中再也找不出一個這樣的人來的……
卻還是折大將軍神經堅韌些,這時低聲道:“恭喜皇上又得一勇冠三軍地猛將。”
正德皇帝擺了擺手。苦笑著低聲說道:“你不知道,這個趙石朕本想著好好栽培一番當作文官來用的,這麼一來,嘿。若不上戰陣,到好像朕不懂用人了。”
說罷兩人對視,都是哈哈大笑,這個壽辰還沒到晚上,便已經起伏跌宕,到是壽筵的時候,希望別再鬧出什麼事情吧,這時兩人的心思卻是出奇的相同。
“金使怎麼說?”正德皇帝到還是沒有望了這幾個面如土色的金國來使。順口問了一句。
“臣等無話可說,不過念在我金國使臣前來大秦乃是存了修好之意,還望皇帝陛下網開一面,臣等願拿百匹駿馬相換……”
他嘴裡雖然說著無話可說,其實話卻是說了一堆,大秦眾臣聽了,臉上都現出鄙夷之色,百匹駿馬雖然已經是一筆龐大的財富。但漢人最重信義。之前你不說這番話,見打不過了再才這樣說法。心中都是暗道,蠻夷之輩,果然無信無義,不可輕信的。
此時正德皇帝心中也有了不耐,這金人與傳聞中不大相仿,以前雖是都說金人殘暴,動輒殺戮,但也有人說金人喝得烈酒,騎得快馬,性情大多豪爽,如今看來,這話卻是錯了地,這些金人使者豪爽到是未見,但囉囉嗦嗦,欺軟怕硬實在惹人厭煩,若大金上下都是這等人在,之前大秦穩守潼關卻是有些過於謹慎了。
那六王子卻不知正德因為他這些話語,對大金已經生了輕視之心,還待再說些什麼,好將地上這個御前帶刀侍衛討回來,卻見正德皺起了眉頭,冷哼了一聲,“金使無須多言,我們秦人重諾,常有一言九鼎之說,朕看明日使節儘可迴轉,什麼時候金人中出了英雄豪傑,再來大秦將這人討回去便是了。”
他這話一出口,立馬羞的金國使節滿臉通紅,這話裡的意思明白的很,來的金使中卻是沒有一個英雄豪傑的,如此一說,也沒了再轉輪的餘地,這位六王子也不好再多說什麼,狠狠瞪了那個完顏進明一眼,鐵青著一張臉默默退了下去,不過眼中寒光閃爍,顯見是不甘心到了極處,他們此次出使,也有觀察大秦朝野上下人等的意思,以他們所知,漢人勾心鬥角也是常事,但到了此時卻是一無所獲,怎麼能甘心得了,再看了一眼地上躺著地噠懶,一抹狠毒的神色在他眼中一閃而過。
武舉到了這個時候算是勉強結束了,李玄瑾上前宣佈狀元歸屬,下面的人也自無異議,便是張峰聚心中雖有幾分不甘,但眼見趙石威勢,心裡其實也著實送了口氣。
接下來又宣佈了武進士的名字,這千餘人本就是各地千挑萬選出來的,除武狀元,榜眼,探花之外,卻只取二十七名武進士,加在一起才三十人,照比例上看這比後世地考大學可好難得多了。
中了的自然是歡呼雀躍,有的更是喜極而泣,但和文試不同之處也是有的,這些人可不用十年寒窗苦讀,一朝得中便是衣錦還鄉,他們這裡大多數地武舉子都是在軍中或者地方上任職的,有武銜在身,中的自然歡喜,不中的也難免沮喪,但卻沒有說是心灰若死,呼天搶地的。
武舉結束,皇帝由百官隨護。擺駕回宮,皇帝走後,舉子們則是三三兩兩結伴而行,中了進士的自然要準備在晚上皇上的壽筵中聆聽聖訓,其餘人等卻是呼朋喚友相約去吃酒耍子,或是去見識一下京師地繁華所在,並不見多少悲傷氣氛。
不過這些人之後談論最多地還是這次武舉中的武狀元——鞏義趙石了,這裡自然是說什麼的都有。本來勝外族來使,揚威名於異族是件天大的好事,名聲自然也不會差了,但現在嘛,卻是說什麼的都有了。
有的讚歎其勇力絕倫,武狀元實至名歸的,也有津津樂道於金國來使那好看地臉色地,不過也有人說這人手段殘忍暴虐。實在有失朝廷體面地,反正議論紛紛,可以想見,這次武舉他們是沒有白來,光這個話題帶回去。就能說個一年半載的,尤其是最後一下,那悽慘地景象估計也能這些人中很多人作上幾天噩夢了,加在談資當中。卻也不錯……
經這些人口口相傳,再加上那些隨駕護衛的軍士也是親眼所見,趙石這一戰之後,才算真個名動京師。
不過現在趙石這裡卻沒這個自覺,手裡攥著一疊文書一張張的翻來,旁邊的王虎和杜山虎兩個瞪圓了眼睛,就差將嘴咧到後腦勺去了,至於李全壽一副這兩個人見識少地鄙夷模樣。不過眼睛卻是滴溜溜亂轉,也不知在想些什麼。
趙石看了一遍,這裡有一處皇莊的地契文書,上面還蓋著鮮紅的印璽,明細之類的文牘估計有五六頁之多,接著下面是一張請柬,是金國使臣送過來的,說是賭輸了地財物要跟他交接一下。至於目的不言自明。還是想著四下裡把地上這女真大漢討回去的,不算金國使臣那些東西。只這皇莊一項,便已使趙石成了坐擁兩千多畝土地,租戶數十的大地主了,裡面有兩處樹林,一處湖泊,還有皇上休憩時所用屋舍院落,離長安也不算遠,只在南城十餘里處,這個時代商業還只是處於萌芽階段,再加上各國林立,錢幣式樣不一,道路阻隔,商人地身份又低,所以此時富戶大多都是擁有田產的地主官紳,便是那些家資鉅萬的商人最後也會選擇致屋買地,加入到這些地主中來的,所以只這些東西若是放在常人面前,足以讓人眼熱的發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