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繁華盡處是吾鄉第六百九十六章苦口
(生日過了,幹些各位書友的打賞,謝謝啊。。。。。。)
即便是景帝興致並不高,也被這麼一句給逗樂了,心裡更是不自禁的暗道,朕帝王之尊,日理萬機,還能有那個閒工夫去管臣下納了多殺妻妾,只要你養得起,你自己又受得了,找上百八十個女人回家,也由得你去了。
當然,這話是隻能在心裡嘀咕罷了,若是說出口,卻也太輕浮了些,臣下面對君王之時,戰戰兢兢,唯恐進退失據,其實帝王何嘗又不是如此?和臣子相談,卻也要把握個分寸不是。
不過呢,話說回來,京師裡一些新鮮事兒,也瞞不過他的耳目,羽林中郎將,得勝伯趙石納了個胡女回府,這訊息可是不只一個人曾在他耳邊說起過,至於這些人到底是個什麼心思,他多數都明白,卻懶得理會。。。。。。。
不屑的想著,心裡倒是少了幾分陰鬱,不過習慣使然,擺手便訓斥道:“既然你自己說到這個,那朕來問你,有人彈駁於你,擅納蠻夷之女為妾,有礙官體。。。。。。朕本擬壓下不問,但你自己開口,朕便不得不問了,你如今也已為朝廷重臣,又領重兵,怎還能如此肆意妄為,若傳出去,朝廷臉面何在?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朕還聽說,那胡女所從甚眾,非是平常人物,一旦生出事端,又將如何?”
趙石本來也沒準備瞞著,這事也瞞不住有心人的眼睛,畢竟那許多容貌穿著皆與漢家百姓大異的人進了長安,定然會引人注目,加之靖佳公主還摻和在裡面,想瞞住人家的耳目,那怎麼可能?估摸著,就算他自己不說,靖佳公主那邊也會尋機奏上來的。。。。。。。。
但不成想,卻還有人這麼快上書到了御前,既然走的是上書的路子,那肯定就不會是靖佳公主多嘴。
不過想借這點小事來彈駁他,又怎能傷得了他分毫?趙石眼中寒光一閃而過,回去卻要好好查查,怎麼一點小事,都會被人拿來做文章了,難道在京師閒呆了數載,便真以為他趙石可欺了不成?
不過說辭卻是早已經想好了的,此事的首尾正須趁早料理乾淨,到時才能派上用場,“陛下容稟,微臣之所以鄭而重之提起此事,自不會是因為臣納了個胡女為妾,此等小事,微臣又怎敢奏於御前,有辱陛下清聽?”
“哦?”景帝臉上看不出喜怒,不過接下來的一句,卻顯示皇帝陛下的心思確實不在這個上面,“難道還是事關社稷的大事不成?莫要砌詞強辯,不然,你這一年的俸祿恐怕就保不住了。”
趙石暗自撇了撇嘴,不論古今,靠俸祿活著的官員又能有幾個?尤其是如今,別說罰上一年俸祿,便是十年八年不拿朝廷一兩銀子,百分之九十九的官員照樣能活的好好的,所以說,罰奉這個處罰,在官場來說,多數也只是個意思罷了,當然,你要不當回事,卻也不成,要不怎麼有那麼一句話呢,罰奉罰奉,聖意為重,說的是什麼,還不是說,罰奉並不在於銀錢得失,而在於聖上的心意,被罰了,說明你有錯,頗有警戒之意,若不能自省己身,則禍患不遠矣。。。。。。
不過此時此刻,也只能說明皇帝陛下根本未將此事放在心上罷了,趙石咂摸了一下里面的味道,若是旁的事情,此時認個錯,估計也就過去了,但這事嘛,卻是不成,隨即正色道:“陛下明鑑,此事事關重大,說是關乎社稷也不為過。。。。。。。。。”
聽他這麼一說,景帝明顯有些不悅的皺了皺眉頭,哼了一聲,在表達著來自君王的不滿。
“陛下。。。。。。。臣所納胡女,身份非同小可,陛下也應知道,臣當年隨軍出關征伐金賊,曾於汾水河畔被圍,後力戰得脫,領兵退入呂梁山中,當初陛下也曾問臣,為何棄大軍於不顧,遠走塞外。。。。。。。”
“臣當時回稟之言辭,陛下可還記得?”
“到還記得些。。。。。。。。”景帝微微頷首,之前的些許不耐也沒了蹤影,換上了專注的神情,只因這許多年來,這個心腹之臣或許有這樣那樣的一些毛病,但卻從不曾信口開河過的,說是事關社稷,也就應該不會差的太遠。
只聽趙石接著便道:“只因當初陛下沒有細問,臣也未敢多說,所以所陳之事也就籠統了些,那時臣想,北方草原,離大秦何止千里?一些人,一些事,經過了也就經過了,也不知何時何日,才能重回故地,所以也不須。。。。。。。只是不想,卻留了些首尾。。。。。。。所以一些事卻要詳細稟明於陛下的。。。。。。。。。”
“其實。。。。。。。臣在草原,著實經了些兇險,好在沒將性命丟在那裡,不過也是幸運,臣卻結識了一些胡***貴。。。。。。。。”
“微臣也未能走出多遠,過了長城,也就又走了幾日,估算一下,當日所到之處,無非漢唐之時,雲中或雲外所在罷了,而佔據那裡的草原部族,正是東征之時,每每充為金賊先鋒的韃靼人。。。。。。。。”
“而臣現在所納妾室,也正是韃靼人最強大的一個部落汪古部的公主,用他們自己的話說,應該叫額渾。。。。。。。。”
景帝聽到這裡,已經安坐到龍椅之上的身子不由一仰,有些吃驚,又有些不信,還有些好笑,就像是在聽傳奇故事。
本已預料到那胡女必定不是尋常胡人才對,不想。。。。。。。。卻還是個公主,這事可不聽著就像是說書先生在說書一般嗎?再一想,這個大秦的領兵將軍,到草原上走了一遭,就將人家公主的心給偷走了,隔了這麼多年,還巴巴的找了過來,也不知種了這人什麼邪。。。。。。。雖說胡人部落的公主應該遠不如漢家公主尊貴,但那也是公主不是?
咂了咂嘴,景帝心裡竟然不可抑制的升起了幾許嫉妒。。。。。。。
那邊還沒完,“臣也從其口中得知,自臣離了汪古部之後,草原上便很是動盪,一些草原上強大的部落開始征戰廝殺,到得如今,已經快十年了,但戰火卻是一發不可收拾,在遙遠的東北草原,***人已經有了自己共推的汗王,叫成吉思汗鐵木真,在草原中部,突厥人的後裔,幾乎雄霸整個草原的乃蠻部正在和***人中兩一個強大的部落克烈部交戰,契丹人建立的西遼也是窺視西夏人佔據的河套富庶之地。。。。。。。。。”
“而在去歲,戰火也終於開始燃燒到了韃靼人居住的地方,而就微臣所知,韃靼人彪悍善戰,並不缺勇武之輩,他們往往將戰死視為迴歸天神懷抱的榮耀,比之我大秦軍伍,卻要勇悍上幾分。。。。。。。。。然則,當時以臣觀之,韃靼人並不可怕,只因他們不但漫無軍紀,且沒有一個英明的汗王以及能領兵沙場的將軍。。。。。。。。。”
“而如今也已明瞭,微臣的當初臆測非是無的放矢。。。。。。。乃蠻部在韃靼人中間掀起了內亂,首當其衝的便是這汪古部。。。。。。。幾乎一夕之間,汪古部的汗王阿剌兒汗便已為亂軍所殺,部眾四散,多數皆為他人所並,只剩下聊聊數十人,護衛著他們的王子以及公主僥倖得脫,許是。。。。。。。當年臣說了些大話,讓他們覺著可以在臣這裡尋到援手,這才不遠萬里而來。。。。。。。。”
“若是當年,不說微臣位卑職微,就說我大秦,那時強敵環繞,即便有意於草原,也是有心無力,鞭長莫及的,臣自不會託大理會,但如今卻又不同,我大秦已雄踞關中蜀地,兵馬精強,天下無人敢於輕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