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間,第二道聖旨又傳了出來,曲氏謀逆一案有了定論,曲氏一族,不思國恩,大逆不道,之類種種,罪名一串,不用一一細數,到了最後,才是真格的,曲氏一族誅九族。
其實這也是個笑話,要說誅九族,連帶著當今陛下,皇家估計也剩不了幾個,不過這一點也不可笑,隨之而來的,一定是滾滾人頭落地,不知有多少人家會家破人亡。
殘酷的皇位之爭,終於在這個時候露出了猙獰的面目。
當晚,二皇子便自縊於大理寺牢獄之中,是賜死還是自盡,沒人願意去追究,所有人都明白,當今陛下惡於曲氏久矣,看這樣子,已是恨入骨髓,連同胞兄弟也不放過,這樣的手段,與景帝看似苛刻多疑,實則很有些溫情的性子截然不同。
而成武皇帝也用這樣一件事,明明白白的告訴天下所有人,別讓皇帝陛下惦記上,不管什麼人,他都是下得去手的,沒有什麼圈禁之類的把戲,成武皇帝根本不介意背上什麼弒父殺弟的名聲。
隨後,長安王氏之罪也已有了依據,皇帝陛下大手一揮,交予中書群臣商議定罪。
但中書議出來的結果,卻被皇帝陛下打回去了六次,最終才在同門下平章事李圃力勸之下,定為了族誅,吏部侍郎王漢卿定為了腰斬,棄市,就算這樣,也和皇帝陛下的懸屍三月,以警後人有著很大的差距,皇帝陛下的強硬,再次出乎了群臣想象之外。
隨著一聲巨響,高大卻帶著斑駁的大門被狠狠砸開,早已等候在門外的軍兵蜂擁而入,府內頓時一片喧囂。
當吏部侍郎王漢卿被從自家祠堂帶走,也象徵著矗立於京師百多年的王氏門閥終於迎來了它的末日。
像這樣的大族門閥,根深蒂固,與其他門閥世家聯絡有親,還是頭一次被破家滅門,聲勢上絕非曲氏可比,可以想見,之後定有無數人被牽連在內,一場波及朝野內外的震動好像已經不可避免,也讓許多人感到心驚膽寒。
當日,同門下平章事李圃,樞密使汪道存一同拜會定軍侯,冠軍大將軍趙石,商議良久,才自離去。
大將軍趙石隨即入宮見駕,誰也不曉得這些人說了些什麼,之後又做了些什麼,但王氏門閥倒下之後,一些官員降職的降職,查辦的查辦,貶斥的貶斥,卻再未有人頭落地,抄家的也少了許多。
這麼一來,所有人都明白,大將軍趙石是被同門下平章事李圃,樞密使汪道存說動,去宮裡求情去了。
這是大秦值得慶幸的一件事情,因為皇帝陛下,大臣們,將軍們都未曾昏了頭,將局面弄的不可收拾。
不過對於大將軍王佩來說,就不是那麼簡單了,宮內下旨,中書,樞密院,兵部一體贊成,大將軍王佩領兵無方,軟弱無能,與曲氏勾結,以謀逆之罪論處,誅三族。
這中間,還有王佩三子王仲坤,淫邪無行,結交叛逆,蓄養死士,欺男霸女,窺探官眷等等等等,罪名一籮筐,最後判了個斬立決,比他老爹先走了一步。
然後便是王虎,罪名云云對他已經不重要了,此人之昏聵,之無能,之狂亂已經不用其他人來為他定罪,因為大將軍趙石絕對不會放過此人,抄家滅族已成定論。
只是他那個駙馬兒子有些難以處置,但不久,宮裡便傳來訊息,照殺不誤,而且還是斬立決,甚至不用回京,派人快馬去金州,詔金州官吏監斬。。。。。。。。。
之後的半個多月,大秦京師長安,瀰漫著一股血腥味兒,失敗者的鮮血肆意的流淌,家奴被髮賣,女眷充入教坊司,連宮內,都時有宮人自縊的訊息傳出。
整個長安都是顫抖,波及開去,大秦官場的震動已經開始了,隨著王氏門閥轟然倒地,大秦的另外一座山峰也開始晃動了起來。。。。。。。。。。。
不論是成武皇帝,還是大將軍趙石都並未忘記,折家在這場風波中所扮演的角色,當年趙石初入京師,在爭奪武狀元的較武場上,李全壽所說的那句戲言,好像快要到了成真的那一刻了。
月票,月票,阿草吐碼字中,不多說了,衝進了前七,不能放鬆,衝啊,爆了他們的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