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解州,南渡黃河,過潼關,然後一路向西。
趙石也不願再在途中多做耽擱,歇的地方也多為驛站,不在州府停留。
加上大將軍南歸非常突然,許多府縣都沒有事先受到訊息,有的地方,直到大將軍一行過去,才堪堪得知,大將軍趙石回京述職,經過了自己治下。
膽子小的,立即追上來請罪,膽子大些的,後悔一陣,提心吊膽幾日,也就算了,畢竟大將軍權勢再是顯赫,終歸不相統屬,既然大將軍不願驚動地方,自己也不用上趕著去巴結什麼。
而有的地方,根本就是懵然不知,反而少了許多不必要的擔憂。
一路無話,這一日,隊伍已經來到離長安京師二十餘里處,天色漸晚,也正好有一處驛站,商量了一下。
幾位欽差身負皇命,離的長安近了,不敢停留,所以決定連夜趕回京師交旨。
趙石也不挽留,幾位欽差回京交旨是一方面,順便也能知會朝廷一聲,大將軍趙石回京了。
以他如今的權勢,一些時候,想低調一些也是不可能的……
悄然進京?
別開玩笑了,是想打誰的臉嗎?
有功之臣入京,多要有個程式,不但能讓有功之臣得到榮耀尊榮,也要彰顯朝廷的威嚴以及所取得的功績。
更何況,是冠軍大將軍,定軍侯趙石回京。
趙石若是悄然進了長安,朝廷臉面上一定不會好看。但若是朝廷中人敷衍了事。也會傷了大將軍趙石的顏面和尊榮。
所以。這個程式必須走,而且還要拿捏好分寸,上次趙石回京,就算是京中有那許多風刀雪劍在等著,表面功夫也都做的十足,別說是現在了。
這幾位欽差深諳官場規矩,這才要連夜回京,若是等到明天一起走。就算是他們先行一步,也是有些晚了,朝廷準備倉促,一旦出了錯,這幾位欽差自然也就罪責難逃,他們可不敢因為圖一時舒服,在這事上有所輕忽……
這樣一來,到是省去了趙石許多功夫,明日只需派人向家中通報一聲也便行了,不用再像往日那般。回京第一件事,就要向兵部。樞密院報備什麼的。
冬夜,驛站中最好的一間上房中,炭火在門邊上燒的很旺,屋子裡也是溫暖如春。
這裡離長安很近,驛站的驛卒雖然接待過過不少南來北往的官吏,也算得上是見多識廣,但聽聞來的是冠軍大將軍,還是戰戰兢兢,殷勤周到中,卻帶著失措和惶恐。
驛站中什麼都不缺,到了晚間,驛卒們還從外間拉來了幾個農婦,宰了一隻羊,燉了兩隻雞,飯菜準備的頗為豐盛。
而且,還有兩個年輕的女子侍候女眷洗漱,這天寒地凍的,也難為了這些驛卒能準備的如此周到……
吱呀一聲,趙石順手推開窗欞,寒風立即撲面而來,趙石深深吸了一口外間的寒氣,望著外面幽幽的夜色,精神不由有些振奮。
回想這些年奔波來去,每一次回京,煩惱都不會少了……
第一次,是隨景帝入長安,可以說是帶著滿心的殺機而來,不過那一次,動機卻最為單純,而且,站在長安城的城牆之上,漫觀長安勝景,那一幕,多少年過去,也如在眼前……
接下來,好像應該就是大秦第一次東征了,為帥的是景帝的兄弟,魏王李玄道,那一次,讓他真正的見識到了戰陣殺伐的場面,千軍萬馬,對陣疆場,往來廝殺,著實讓人開了眼界……
而那一次,也是他最任性的一次,入呂梁,北上草原,在韃靼草原呆了多半年,之後回京,皇位之爭塵埃已然落定,景帝正是意氣風發之時。
那個時候,他是被如今的太皇太后派人帶回京師的,到也不算擔心,立下了不少戰功,又有太皇太后作保,加上位置也不算太過惹人注目,就算功過相抵,也算不了什麼。
果然,回京之後,受了些斥責,官雖沒升,卻晉了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