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二卷千秋功業需百戰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縣事

就算縣太爺,縣尉,主簿之類的怎麼想要公平處斷,但顧忌到大將軍在朝中的權勢,也要多少偏袒趙家這邊一些。

因為這已經不是十年前了,大將軍舊部漸多,鞏義左近的禁軍將領,皆為大將軍舊部統領,縣中大族,都已結好趙家為榮,這麼一來,想要在鞏義縣這裡平安為官,卻無法強項的起來了。

不然的話,磕磕絆絆,難免要灰溜溜的滾出鞏義,這其實和當年趙石平蜀時,遇到的那些據地而守的地方大族已經沒什麼兩樣。

好在是趙家那邊也不是毫無約束,家中族老,都是當年農人出身,還沒到欺壓鄉里,禍害一方的地步。

這兩年的大事小情,也都是小糾小紛,就說當前這事,若非那女子太過烈性,也不會弄到對簿公堂的地步。

而且,趙家這邊也有說道,只不過當街說了幾句話,又沒把那姑娘怎的,至於回到家中,那姑娘是生是死,又關他們什麼事?

不過趙家這邊的人可是一廂情願了,縣太爺可清楚的很,當街調戲民女,按照大秦律,最少流放一年。

而現在流放已經不成了,已經改為罪役,這還是當年大將軍平蜀的時候定下的新規,以取代部分民役,節約民力,現在卻要用在趙家子孫的身上,寧不可笑?

而調戲,損人名節之後,又差點鬧出人命,只能是罪加一等。

縣老爺目光閃爍,心裡盤算著,已經開始為這錦衣小兒尋找脫罪的辦法了,當然,最好的辦法就是賠付銀錢,只要遞狀子的一方同意,這事也就完了。

至於你個平頭百姓,見官不跪的罪過,縣太爺也不願計較了,趙家勢大,連帶兵入京的事情都乾的出來,還能指望旁的什麼?

就在堂下小兒開始不耐,縣老爺打定主意,輕咳一聲,打算調解一番的時候。

縣裡的王捕頭快步走了進來,徑直來到縣太爺的身邊,低聲耳語道:“張家有拜帖,請您明晚赴宴,有范家老爺作陪,還請了李縣尉,張主簿兩位,還說,銀子都是小事,今年捐些銀錢,為縣中父老盡力,您看……”

縣老爺一聽就明白了,心想,張家,范家知道訊息可快……不定就是這些差役,跑去報的信。

為了一個小兒,能勞動這麼多的長輩,可見,這個後生小子在趙家確實地位不同。

心情立即鬆緩了下來,甚至有那麼幾分喜悅,他來縣中不久,也才剛剛一載,若是能趁著這個機會,跟幾個大族人等見上一面,也是不錯,可惜,張大人回京去了,不然的話,到是可以跟他請教一下,該怎麼處置。

再者,張大人在時候,縣裡可沒鬧出什麼事情出來,連趙家那邊也都加著小心呢,唉,到得什麼時候,咱才能有那樣的威勢?

“大人,我家少爺站的已經累了,您看是不是弄把椅子,讓坐一坐?”

一直陪在錦衣少年身邊的漢子,眼光靈動,一看就知道是個機靈之人,只是一開口,就知道不是一個見過什麼世面之人,在縣衙大堂之上,自家少爺又沒有官身,能站著就不錯了,還想坐下?

縣老爺一聽,這臉色頓時一變,要是讓人坐下,那這個官不做也罷。

他瞪著那主僕二人,嘿嘿一笑,“你真想坐下跟本官說話?”

到底不過是仗著趙家的威勢,縣太爺這陰森森的話一說,那漢子頓時身子一顫,眼珠兒轉動著,湊到滿臉怒色,就要說話少年耳邊,嘀咕了兩句,少年重重哼了一聲,才沉默了下來。

此時,旁邊的那家人又開始喊冤了,他們也知道趙家勢大,但一口氣還是咽不下去,到了這個地步,也沒什麼好說的,秦川之人,最不缺剛烈性情,豁出去了,求個公道罷了。

若是公道求不成,瞧那跪著的兩個年輕小子眼睛通紅的樣子,沒準之後就能鬧出大事出來……

(求月票,求贊,哈哈,十二點之前,阿草還行吧?)(未完待續。請搜尋,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