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週又沒有推薦,裸奔中的阿草求月票,求打賞,求訂閱,啊啊啊啊。)
冬天的腳步漸漸臨近,金兵陸續散往河北各處,李任權也引兵回了南京。
杜山虎也收兵回了潞州過冬,趁著冬天還未到來,再次出兵梳理上黨各州府,實際上,就是剿除各處匪患了,這是個慢功夫,想來在今後幾年之內,上黨都不會太過消停。
各處戰火漸漸平息下來,秦軍這才發現,打了小半年,河洛秦軍的戰果不過是攻克了虎牢雄關,又佔住了鄭州一角而已。
這讓河洛秦軍上下,都感到非常的難堪而又沮喪。
當然,更讓他們揪心的是,河洛大亂,各處府縣都遭了戰火洗禮,還是在秋收之際,連番上演的戰事,對河洛摧殘極大。
大秦若不能有所措置,河洛百姓到是能熬過這個冬天,但明年開春,河洛大部分人家,估摸著就都要餓肚子了。。。。。。。。。。
大將軍張培賢回到洛陽,那叫一個糾結,他既深恨河洛百姓忘恩負義,卻又不能不管,尤其讓他難堪的是,大秦撫河洛數載,當他以為已是盡收河洛民心的時候,卻是遭了重重一擊。
讓他顏面盡失之下,也險些釀成大禍。
不過不管他怎麼糾結,有些事情終究是要面對的。
一個就是秦軍傷亡,各處陸續送來戰報,將士傷亡也大致的清晰了起來,零零總總。傷亡近三萬眾。
這個數字。讓張培賢心裡猛的就是一揪。傷亡竟然是如此之大。
這還不算,糧草的損失才叫個觸目驚心,管城一把大火,就燒了差不多十幾萬石糧草,加上各處遇襲,亂民主要的目標不是殺人,而是搶奪秦軍軍糧。
所以被搶走的,被焚燒的。被毀壞的,加在一起,糧草的損失之大,讓人觸目驚心,幾乎夠河洛秦軍再征戰小半年的了。
仗打到這個份兒上,張大將軍是追悔莫及,要是再能慎重一些,在開封城下再果斷一些。。。。。。
但世事沒有如果,而這場大戰的勝負,也很難說的清楚。對於秦軍而言,只能用雖勝尤敗來形容了。
而怎麼向朝廷解釋這一切。才是目前的重中之重。
張大將軍到底未聽心腹之言,沒有推諉過責,而是立即上書朝廷請罪,將河洛戰事的林林總總都說了個明白,欲將所有過錯攬在自己身上。。。。。。。。
不過該做的努力還是要做的,他做的頭一件事,就是將應援到河洛平亂的猛虎武勝軍留在了汝州,這麼一來,以猛虎武勝軍之戰力,洛陽南面的門戶之地穩若泰山不說,而且,這也能稍稍向大將軍趙石示好。
至於這麼做會不會得罪河中的杜山虎,張培賢卻也顧不了那麼多了。
再有就是調江善回到洛陽,隨即便令江善統管河洛各處兵馬剿匪事,張大將軍下定了決心,在這個冬天,將殘留的河洛匪患平了,然後再跟河洛大族們算賬。
接下來,除了向朝廷請罪之外,張大將軍更是苦澀的開始向朝廷訴苦,要的無非就是一樣,糧食。。。。。。。。。。。
這封奏摺,幾乎讓張大將軍的頭髮都白了,才算寫好,命人送了出去。
當然,隨同這封奏摺一起送出去的,還有張大將軍給朝中友好的書信,至於信中寫的什麼,不問而知,請眾人幫他陳情而已。
而杜山虎這裡也不安穩,河中兵馬這次奪下上黨,又出兵平亂,有功不假,但河洛那裡亂成了一鍋粥,要說近在咫尺的他一點責任都沒有,那才叫胡扯。
先就是金兵之異動他這裡一點都未察覺,險些讓金兵斷了河洛大軍退路,再加上河洛大亂之初,他還按兵不動,難免有見死不救之嫌。
當然,他這裡有著充分的理由辯駁,但真到了時候,也許朝廷只知道河洛亂了套,他卻沒有立即出兵救援,說不定哪個王八蛋就要將屎盆子往他頭上扣一扣,以分擔張培賢之罪責。。。。。
所以,他這裡也只能在戰報中報捷之餘,也是備述這一戰之始末,費的心思不比張大將軍少上半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