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這一天的時間,無論是對於秦軍,還是蒙古軍,或者是河北大軍來說,都是一種煎熬。
秦軍隨時在準備著北撤,去古北口與大軍主力匯合。
不論南邊取得多麼輝煌的勝利,身處河北北部戰場的張鋒聚部,其戰略情勢,都已經惡化到了一定的程度。
而哲別部,也好不到哪裡去,一戰之下,損傷慘重不說,蒙古人自南下以來,養成的驕嬌之氣,已是蕩然無存。
哲別部,可以說是自合撒爾叛離之後,蒙古軍中除了汗帳怯薛軍之外,最精銳的一個萬人隊了。
卻在河北北部平原之上,被同等數量的漢人騎軍所重創。
在這兩天的廝殺當中,秦軍用絕不輸於蒙古勇士的頑強和兇悍,讓這些蒙古騎兵認識到,之前蒙古人南下,所遇到的,所戰勝的那些漢人軍伍,到底是怎樣的貨色。
當蒙古人少了張狂之氣,那麼他們的銳利鋒芒,其實也就沒剩下多少了。
兵法有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當長年以來,幾乎同樣百戰百勝的蒙古精銳騎兵,被迎頭痛擊,無數勇士奮勇拼殺,最終卻還是差點被敵人所擊潰的時候。
那種失落感,是尋常軍旅很難體會得到的。
隨著時間的流逝,蒙古人的勇氣也是消弭,快的讓人難以置信,連身為統兵將領的哲別,都感到了震驚。
因為在這一天,蒙古騎兵臨時駐紮的大營中,平日裡英勇而又暴躁的蒙古勇士們,除了那些喝的醉醺醺的醉鬼,所有人都萎靡不振,隨時都能聽見,有人在大聲嚎哭。
年輕的戰士,聚在一起,唱著草原上的牧歌。相互敘說著草原河水的甘甜,說著羊群,說著家中的女人有多麼健壯而美麗。。。。。。不用問,他們想家了。
像岩石一樣。不可摧毀的老戰士們,大多在默默喝著奶酒,喝的多了,然後倒頭便睡,絲毫也不管敵人還在不遠處虎視眈眈。
受傷的戰士。也在不停的**,有很多人,會在這一天痛苦的死去。
一切的一切,都在表明,這支身經百戰的蒙古萬人隊的精氣神,在這一戰當中,都消耗一空。
哲別深刻的感受到了這一點,很難想象,這些勇士,很多都曾經在東北草原爬冰臥雪。像狼一樣堅韌兇猛,幾天幾夜不眠不休的作戰,也不能擊垮他們。
最終,正是靠著這些勇猛無畏的戰士,大汗才將東北草原上的所有部族,都納入了蒙古諸部的戰旗之下。
但現在,只是短短的兩天,他們就完全失去了作戰的熱情。
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會這樣?
哲別雖然震驚,卻非常清楚其中的原因。
因為自從佔據遼東,嗯。這個時間還可以向前推進一些,應該是蒙古人選擇和金國人作戰,並取得了輝煌的戰果的時候。
眾多的奴隸,精緻的財貨。香甜的美酒,還有。。。。。眾多的女奴,讓蒙古人欣喜若狂之餘,也在慢慢侵蝕著他們的筋骨。
試想一下,當蒙古人不用再冒著嚴寒,出去射獵。不用親手釀製奶酒,不用自己辛苦的刷洗戰馬,整理彎刀弓箭,甚至於,他們已經不用再住在簡陋的帳篷中,等待嚴冬遠離。。。。。。。。。。
等等等等,都在說明一件事,蒙古人已經不是原來的蒙古人了。
那些最為堅強,最為勇猛,最為。。。。。。。強大的戰士,在和金國的歷次戰爭中,逐漸消耗乾淨,剩下的,則是酒色之間,迅速墮落。
這就是原因,但外面最堅硬的那層外殼被敵人毫不留情的粉碎掉之後,所有的榮光,所有的勇氣,蒙古人所有值得稱道的一切,就都崩潰了下來。
是的,蒙古人除了彎刀和弓箭,還能有什麼呢?
但彎刀和弓箭在強大的敵人面前,顯得無力的時候,就也什麼都剩不下了。
哲別沒有刻意去阻止什麼,因為那沒有任何用處,失去了對勝利的極端渴望的蒙古戰士,甚至失去了和敵人再次作戰勇氣的他們,已經丟掉了一切。
再多的言語,也無法讓他們重新振作起來。
回去之後,立即要重新組建一個萬人隊了,這些傢伙,已經不配稱之為勇士。
但。。。。。。回去之後。。。。。。。。哲別也只能苦笑一聲,他沒能完成大汗交付於他的重託,即便擊敗了這支秦國人的兵馬,然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