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繁華盡處是吾鄉第六百一十九章陛見
(變成4k黨了,請大家支援。)
婚期將近,又有親朋來訪,得勝伯府是越加的熱鬧了起來。
說起來,趙石雖然已貴為得勝伯,但府中卻只有老母在堂,娶的正妻年紀比他還小,還有一位妾室,雖然一直管著內宅,但在下人們眼中,總也覺著少些威嚴,都說男主外,女主內,府中趙石一旦不在,就都剩下了些女人,所以辦起喜事來,就也覺得好似缺了些什麼。。。。。。。。。
而這些親族長輩一到,就好像一下填充那些空缺之處,府中上下都踏實了許多,當然,這只是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覺罷了,幾位長輩其實沒怎麼幫著操持,卻自覺不自覺間,就讓人感到有了主心骨似的。
加上張世傑兄弟,南十八,陳常壽等人裡裡外外掌著,不用說,府中哪裡有不熱鬧的道理?
到得四月中,晉封的聖旨終於下到了得勝伯府,晉得勝伯,明威將軍趙石為羽林中郎將,賜金魚袋,之後又賜金銀綢緞以及田產若干,極盡豐厚之能事,彌補的意思非常濃厚。
這個聖旨一下,自也引起議論若干,但不論當事之人,還是那些事先得了訊息的朝堂重臣,都有了心理準備,卻是平靜的很。
雖說羽林中郎將一直以來都是虛銜兒,但說到底,趙石也是一步跨入了同三品的行列,在武官之中也算得上是數得著的了,而以二九之齡,領羽林中郎將,晉大將軍位,自古以來,除了那些龍子鳳孫,天生尊貴之外,恐怕再也難有人企及,所以如此封賞,雖多少有些出人意料,又有些鳥盡弓藏的意思,但細究起來,卻也人說不出什麼旁的來了。
多數人心裡有些幸災樂禍,不過心底也難免要羨慕上幾分,大秦又多出了一位大將軍,而且是年輕的不得了的大將軍。
宣旨之後,接旨之人卻還要入宮謝恩,這是題中應有之意,沒什麼可多說的。
又一次入宮,對於趙石來說,已經沒什麼感覺了,樓閣依舊高聳,宮牆依舊環繞,看到的人不是太監就是宮女,偶爾可以看到守衛在這裡的侍衛,能認得出他的很多,幾乎離著老遠,那邊就已抬頭挺胸,到了跟前,不是他麾下左衛的,身子一正,手裡長槍立馬頓在地上,行的是宮中侍衛見到貴人們常見的軍禮。
而隸屬於左衛的,立即便是單膝跪地,行的見了自己上官的軍中正禮,和以前比起來,他在京中諸軍中的威望已是堅實的如同山嶽相仿了,當然,若是他任職羽林中郎將的訊息傳開了,這些人便都是他名義上的下屬,情形估計又是不同。
這次陛見的地方卻是在凝翠園,而非是冰冷肅穆的乾元殿,這裡他來過,皇家園林,景緻自然不同尋常。
不過現在只是初春時節,雖已有些春意,但比起盛夏來,自然是不能同日而語的。
“臣參見陛下。”
景帝今日興致明顯不錯,氣色也好過往日,有心情遊園,興致自然不會壞道哪裡去的,即是遊園,自然少不得陪同之人,陪著景帝的可不是什麼大臣,而是一位宮中貴人。
趙石抬頭看了一眼,便如老夫子般斂起了目光,不過驚鴻一瞥間,那慵懶中帶著華貴,嫵媚中帶著威嚴的身影卻已全然收入眼底。
“免禮吧,來人,給得勝伯賜座。”
從起身,到落座,趙石能清楚的感覺到,那若有若無的目光可一直沒有離開過他的身上,趙石也不用轉頭去瞧,就能知道是誰,只是宮裡旁不會少了,其中尤以女人為最,不過能這般陪在景帝身邊的,卻是不多。
心裡略一猜測,便能猜到幾分,景帝自登基以來,就一直未曾選秀入宮,他在景王府值守過兩年,皇后他是見過的,而那淑妃曲氏卻一直是聽聞,從未正面見過,想來能安然坐在這裡的,也就只能是她了,當然,景帝另有新寵也未可知。。。。。。。。
“原來這位就是得勝伯,景王府時就沒少聽人談起過,卻是直到今日,才見到了真人,果然聞名不如見面,卻要比傳聞中還要年輕上幾分呢。。。。。。。。”
聲音有些沙啞,如果非要形容的,這是一種帶著磁性的感覺,讓人感覺很舒服,和輕聲漫語,細聲細氣一點邊都不沾,很隨意的大氣,也讓趙石越加確定了對方的身份。
作為潛在的有威脅的存在,趙石向來都關注的很,表露出善意的敵人才是最危險的,以退為進,笑裡藏刀的伎倆,趙石遇到的已經不少了。
景帝今日的心情確實不錯,從他爽朗的笑聲中就能聽的出來。
“愛妃可不要只看他年輕,要說滿朝眾臣,能真心替朕分憂解難的肱骨之臣,卻又能有幾個?”
“陛下。。。。。。。。”帶著埋怨的關切,卻阻住了景帝的話頭,一個聰明的女人,趙石暗自道。
果然,景帝不以為許的一笑,自嘲道:“是朕失言了,得勝伯,還不快見過淑妃娘娘?”
趙石起身恭恭敬敬的施禮,“臣趙石見過淑妃娘娘。”
那邊淑妃曲氏掩嘴輕笑,柔柔的擺手,“這個臣妾可不敢當呢,陛下的大功臣,當是臣妾要謝謝他呢。。。。。。。。”
“哦?此話怎講?”
“臣妾雖在深宮,但還是知道,若非得勝伯為陛下在外征戰,又怎有如今宮裡宮外這太平景象?陛下定還在操勞國事,又哪能有如此興致,陪臣妾遊園玩樂?此皆拜得勝伯所賜,臣妾自然是要多謝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