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繁華盡處是吾鄉第六百四十章國武(四)
“大人,您看此事到底該如何應對,還得儘快拿出個章程來才行。。。。。。”
李敢當與武文成兩人離了羽林中郎將衙門,並騎而行,良久,武文成才深有憂慮的開口問道。
李敢當此時也是緊鎖雙眉,滿腹的心事,聞言,眉頭皺的更深,讓臉上的溝壑顯得更加深邃了幾分,武文成見了,心裡也是暗歎,指揮使大人到底是老了啊,再一想到之前那位意氣風發,旁若無人,侃侃而談的少年大將軍,難免又生出幾分一代新人換舊人的唏噓出來。
半晌過後,才聽李敢當反問了一句,“你怎麼看。。。。。”
武文成隨即搖頭苦笑了一聲,“咱這裡也瞧不準。。。。。。。不過以卑職觀之,無非有人耐不得寂寞罷了。。。。。。。。想中郎將大人領兵軍前,一言九鼎,回到。。。。。。。。回到京師,卻。。。。。。。卻是這般,哪裡甘心得了?”
“你是說,他想借機成事?”
“卑職也是亂猜的,就覺著吧,咱們都是領兵之人,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在外邊大權在握久了,若忽然手底下沒兵沒將,哪裡受得了?那。。。。。。什麼國武監就算再改,又能做出什麼大事來?還不是想借著這個由頭。。。。。。。不過卑職以為,咱們雄武軍斷不能就這麼任人揉捏,就拿這些年來說吧,京師出了多少變故?咱們雄武軍上下誰不明白,若非大人您。。。。。。。也還不是如羽林軍左右衛那般,弄得面目全非?
大人早也不是曾經說過?在京師這地界為官,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也就成了,卑職是深以為然的,咱不瞅著左衛眼紅,也斷不能落到屯衛那般落魄了去,您說是不是?”
他是李敢當一手提拔起來的,說話也就少了幾分顧忌,李敢當卻是若有所思的搖了搖頭,“若事事皆如此簡單明瞭,卻要多省心?不過,他就算有這個心思,也不會將事情做絕,這個到是可以放心的。。。。。”
武文成點了點頭,李敢當話裡的意思他明白,“大人說的是,不過咱們還是得小心為上,那位的手段咱又不是沒嘗過,劉忠國那小子帶人隨他入蜀,過後怎麼樣?不聲不響的就將人趕回來,兵卻全給留下了。。。。。。。現如今,羽林左右衛幾乎就在人家手裡掌著,若一起擠兌咱們雄武軍,恐怕。。。。。。。。”
“這樣。。。。。”李敢當緊抿著嘴唇,“今日之事,據實報於兵部,文書由你來做,瞧瞧兵部的意思再說,國武監的事不急,先放一放,還有,這些時日軍中頗有懈怠,回去之後,招集眾將,練兵一月,無故不到者,軍法處置,對了,今日之事。。。。。。跟眾將也說說,聽聽他們怎麼講。”
武文成知道指揮使大人的習慣,這幾乎就是軍令了,在馬上立即低頭抱拳,連連稱是,最終才問了一句,“那大人您。。。。。。”
李敢當淡淡道:“本官偶感風寒,要在家中休養幾日。”
武文成呲了呲牙,這招數都用出來了,看來指揮使大人也是個沒奈何。。。。。。。。
。。。。。。。。。。。。。。。。。。。。
與此同時,羽林中郎將衙門中另有一番深談卻在繼續,不過時間不長,王虎,何青原兩位指揮使大人也便先後辭了出來。
王虎臉上多了幾分喜色,出來衙門,便急匆匆的招呼護衛騎馬走了,而何青原何大人走的時候神色間卻有些陰晴不定,在門口處順便叫上被嚇的手足無措的副手,徑自離去。
未幾,兵部呈文樞密院,言道恩科在即,國務日冗,鑑長安街市屢有不靖,請以羽林右衛及左右屯衛助長安令尹衙門鎮之。
雄武軍素為京軍精銳,忠心耿耿,向鎮外城,及各處城門要道,今調其部與羽林左衛一同宿衛宮禁,及各處官衙值守事。
這就是要調整京軍駐防了,沒有樞密院的簽押以及皇帝陛下用印,此事是成不了的,不過也沒有多奇怪,隔上兩三年,必定有這麼一次調防,只是這次隔的時間久些罷了,算不得什麼大事。
但這一次味道還是有所不同,雄武軍和羽林左右衛向來是一內一外,由你來宿衛宮禁,另外的便會駐守外城,這幾乎已成了一個慣例。
如今卻是將羽林左右衛拆了開來,而且是用最精銳的羽林左衛以及雄武軍來衛護皇城,積弱已久的右衛以及左右屯衛來駐守外城,還掌了些民事,這麼一來,相互掣肘的味道也就濃了起來。
京軍數部人馬,從大秦開國到現在,鬧出了不少驚天動地的變故,幾乎每次皇位傳承,每一場權力博弈,都有京軍的影子在裡面,也沒什麼好奇怪的,京軍權責極重,又不可或缺,權力更迭之時,自然少不了他們的身影,這根本不是由某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事情。
若是在幾年之前,這樣的調撥一定能惹出軒然***出來,但現在嘛,陛下英明神武,朝政平穩,眾臣漸漸歸心,所以在此時,這樣的調防也就算不得什麼大事了,無非就是羽林軍中內部的些許爭競而已。
時光匆匆,景興四年這一年,發生的大事太多,,羽林軍的調防就好像大海中的一朵小浪花,轉眼間就被人忘了個一乾二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