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天下興亡誰人曉第八百四十八章巾幗(求月票)
(月票,那就搏一把,大家支援。)
雄武軍軍營戒備森嚴,雄武軍一直是京軍中的支柱,這個不用懷疑,即便羽林左衛曾經風光了一段時日,但雄武軍自正德年間開始,一直到現在,可謂是長盛不衰,不像羽林左右衛那般,起起伏伏,讓人看的眼花繚亂。
自大秦宿將,雄武軍指揮使李敢當在景興初年辭官歸故後,雄武軍指揮使便落在了雄武軍副指揮使劉忠國的頭上。
而劉忠國出身於李府家將,所以雄武軍有了個很好的延續,自家人嘛,不用鬧安插親信之類的糟心事兒。
所以說,雄武軍換了指揮使,卻幾乎沒有動盪,不像羽林左右衛這些年指揮使,副指揮使,換的和走馬燈似的,鬧的讓人揪心撕肺的。
這一次京師變故當中,雄武軍雖也受了些波及,但到底不像其他京軍那般,被抽成個空殼子,所以說,雄武軍也是穩當當的令任何人都不敢小覷,當然這裡也有雄武軍指揮使劉忠國的功勞。
他這人做事很是沉穩,頗有當年李敢當的風采,一脈相承嘛,這是也情理之中的事情,自當年伐蜀之前,被人略施小計,趕回了京師,要說劉忠國沒有怨憤,那是不可能的,尤其是沒趕上平蜀之戰,還落下許多的埋怨,就更讓他心裡有些疙疙瘩瘩的。
所以這些年作為李氏舊部,與大將軍趙石那邊走的並不算近,甚至可以說有些疏遠,京師變故頻生,他這裡還是抱著不聞不問,謹慎自守的念頭,就如當年李敢當一般無二。
這樣的做派,對於雄武軍來說,是有好處的,羽林左右衛被拆的七零八落,卻屬雄武軍受到的波及最小。
有好處,自然也就有壞處,這般謹守本份的姿態擺出來,也就誰也不願靠上去了,可以說,守成有餘,進取不足,這也正是雄武軍四平八穩,卻很難出頭的原因所在了,像當年李敢當那般,可不就是做了二十多年的雄武軍指揮使,一點動地方的意思也沒有嗎?
而劉忠國顯然又沿著李敢當的老路走下去了,這些年沒有軍功,卻也沒犯下大小情的,受上面信重不假,但存在感真的很低。
今夜,劉忠國例行巡視了軍營,便回到了大帳,長安城裡發生了,他不太上心,即便是那位大將軍人頭落地,又與他有干係?到是得琢磨一下,想個法子,將救出來,別跟著掉了腦袋才好。
不過這時候正在風口浪尖上,得等風波過一過再說,想來以的身份,就算抄家的,也沒人敢動一根寒毛,不然雄武軍上上下下,都跟他沒完,至於那位大將軍,省省吧,咱可跟他沒那個交情。
正想的出身,眼前也已到了的中軍大帳,人影晃了一下,劉忠國卻也沒太在意,不過思緒卻轉了方向,回頭望望黑壓壓的軍營,不禁心想,還得在城外呆多久才成,朝廷那些人也不知鬧夠沒有,這些軍兵總是圈在一處,可是有些不妥當。
身後腳步聲響,劉忠國回頭,月光很是明亮,中軍大帳門口還點著火把,只一瞥之間,劉忠國心裡咯噔了一下,眼睛頗然睜大,有些不敢置信的愣住了。
李金花一身戎裝,淡藍色的眼眸在黑夜中閃閃發光,此時見他模樣,大大方方的一笑道,有些日子不見,劉指揮使便不認得我了?”
此時劉忠國滿心的震驚,不禁回頭望了望長安城方向,又僵硬著脖子轉,差點沒把大脖筋給扭了,結結巴巴道小。。。。。。。李將軍。。。。。。。。李將軍到。。。。。。到了這裡。。。。。。。”
說著說著,他轉首望向大帳門口,見兩個守帳的親兵探頭探腦的在那裡張望,震驚過後,卻是大怒,這些兔崽子,讓人無聲無息的進來也就算了,竟然不知知會我一聲,真真是白養了他們。
李金花想笑,但情勢緊急,做不得那些表面文章,再者,那裡不知樣了,若是有個三長兩短。。。。。。。。
想到這裡,她的臉色刷的一下就冷了下來,長年身在軍旅積蓄下來的氣勢立即便拿了出來,“太子殿下有令,雄武軍指揮使劉忠國還不接令?”
劉忠國終於勉強鎮定了下來,腦筋也開始轉悠,出現在了這裡,目的不用問了,只有一個,但想要雄武軍上下冒著掉腦袋的兇險進長安救人,他劉忠國就算同意,手下的軍兵可未必答應,不如。。。。。。。先將留在這裡,過後送出去,也算不枉了當年跟李將軍一場的情分。
至於太子殿下有令,哼,太子殿下再大,還能不經有司調兵遣將?
劉忠國搓了搓手,尷尬的笑了笑,手一擺道今夜不談公事,既然來了,還請入賬。”
李金花哼了一聲,彷彿他在想,也不再跟他廢話,向身後擺了擺手,道給劉將軍看看,咱們有。”
她身後的陰影中,一個人影冒了出來,摘下身上長弓,彎弓搭箭,仰天便射,尖銳的哨聲在深夜中響起,傳出老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