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這幾位,王虎弄的几上幾下,最終還是掉了腦袋,其實只看他這一個,便知當初景帝到了最後,竟然是無人可用。。。。。。。
也許不是無人可用,而是沒有誰真正值得他信重了,景帝用人之意,她也不好評說什麼,但最後竟然用了王虎這麼個蠢物,加上居心叵測的韓文魁。
一朝身死,李承乾,方謙皆是漠然以對,大將軍趙石更是與之反目成仇,中間又有王氏,曲氏,折氏興風作浪,真真是眾叛親離,而像李圃,汪道存,張培賢,種從端這樣的能臣大將,最後也沒再說什麼。
可見,景帝一朝到了最後,派系之爭已經弄的人們筋疲力盡,群臣隱隱已是多有不滿在心,只是不敢表露出來而已。
而這幾個景王府舊人,在景帝一朝卻餓弄的各個疏離,其實也多是景帝用人之故了,齊子平在國武監逍遙,李承乾與趙石素有間隙,方謙遊離在外。。。。。。。
這麼說來,那個時候過的最是安逸的就要數這位禮部尚書大人了。。。。。。。。。
靖佳公主心裡暗笑,任你不粘不靠,這下也該是到吃苦頭的時候了,她是知道的,相比兵部尚書李承乾,這位禮部尚書大人好像更不好過一些。
當今陛下的性子,她的清楚的很的,李承乾雖與大將軍不睦,但當初陛下在兵部任事的時候,李承乾對其並無半點不敬,也沒怎麼攙和到儲位之爭中去,尤其是大將軍入獄的時候,更沒有落井下石。
所以陛下能容得下這個人,加之便是心胸再是寬廣,也不可能任由朝中諸臣對大將軍俯首帖耳,留下這個人,便是有稍稍制衡之意。
這個不去說他,但禮部尚書方謙。。。。。。。。在陛下心目中,可就未必瞧的那麼順眼了呢,陛下喜歡那種敢作敢當,性情偏於耿直,有稜有角的臣子。
比如李圃,比如汪道存,比如李承乾,比如種從端,就算是大將軍折匯,雖然陛下厭惡其人行事,但也有欣賞的地方。
但方謙不在此列,溫潤圓滑,謙謙君子,這在外人眼中,多是要贊上一聲的,但在當今陛下心目之中,恐怕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這番此人登門,估摸著是有了難處,靖佳公主心想,是來投靠的嗎,不見得,以其尚書之尊,再是沒有臉皮,也不會拜在自己門下,那就是有了極為難的事情了。。。。。。。。。
想到此處,靖佳公主展眉笑了笑,青蔥般的手指掐了一縷頭髮,把玩著一縷秀髮,剎那間的榮光,讓方謙都愣了愣,趕緊低下頭去。。。。。。。。。
“前些日聽說,議和之事已定,方大人這是終於閒下來了?”
方謙品了一下,這是要逐客了?
心裡微微苦澀,雖非一朝天子一朝臣,但當初,可沒有這般不招人待見,不過他這次來確實是有事的,遂道:“回稟殿下,議和之事,確實已經定下來了,後周每年予我大秦三十萬歲幣,金國。。。。。。。”
靖佳公主笑著輕輕擺手道:“方大人,本宮深居簡出,從不聞於朝野大事,還請方大人慎言。”
方謙老臉紅了紅,都道靖佳公主蘭心蕙質,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順著話音才剛想試探一下,便被堵了回來,只得無奈作揖道:“下官失言了,還望殿下不要怪罪。。。。。。。”
隨即想了想,若再繞圈子,不但有失自己身份,而且還讓大長公主殿下看輕了去,想到這個,方謙告罪一句之後,便稍稍坐直身子,接著道:“不瞞殿下,下官此來,除了為府上賀喜,並錦上添花之外,還有一件要事想向殿下討個主意。。。。。。。。”
靖佳公主抿了抿嘴唇,眼中狡黠之色一閃而過,隨即便多了幾許笑意,她覺得這位方大人頗為的有趣兒,在此時登門已屬冒失,而今開口向自己求助,,就更不知所謂了,因為本就沒那個交情嘛,她不相信,方謙宦海沉浮多年,想不到這個,這是病急亂投醫還是怎的。。。。。。。。
(月票,月票,本來碼出來挺早的,不過聽說下午四點到六點之間,有可能要搞活動,所以那就這個時間段發上來吧,等的急了吧,呵呵,星期六,本來還想多寫點,但從草原回到國內,有點生疏啊,還得適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