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三卷龍盤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章商隊

尤其讓後來人咂舌的是,在大秦成武七年這場戰事剛剛開始的四月間,下一場戰爭其實已經開始處於醞釀之中了。

。。。。。。。。。。。。。。。。。。。。。。。

大秦成武七年四月間,在西北斜陽以及悠揚的駝鈴聲中,帶著滿身的風沙,一支長長的商隊,緩緩進入肅州城。

守衛肅州西城門的秦軍軍官,有些緊張,卻又嚴肅非常的仔細翻閱了送上來的通關文牒,到了最後,終於確定,這支頗為龐大的異域商隊,是透過玉門關,走過了敦煌古道,才來到這裡的。

商隊中,以頭髮捲曲,高顴深目的回鶻人為主,其中還有些吐蕃人,其他一些人種,就不是他們能夠認得出來的了。

當然,其中還有著漢人的身影,只不過是充當隊伍的翻譯,可見,這支商隊準備的很充足。

這是駐守肅州的秦軍第一次見到來自西邊的商隊,其實,同樣是如今肅州百姓第一次見到西邊的異族商隊出現在肅州城內。

這無疑是極具歷史意義的一刻,意味著絲綢古道在數百年後,再次暢通了起來。

也意味著,漢人再次接觸到了西域種族。

同樣也意味著強盛起來的大秦,已經將自己的名字,傳到了很遠的地方。

太過的意義,不用多做贅述。

但這個時候的肅州守軍,卻顧不上管這些。

守衛城門的秦軍上下,都頗為慌亂,他們的長官,一邊檢查過商隊的文牒,一邊埋怨著西邊都瘋了,放這麼大一支隊伍過來,卻沒事先通報一聲。

實際上,商隊到來的訊息,此時早已傳回西涼,只不過商隊來的太快,返還的文書,還沒到達肅州罷了。

駐守於沙洲,玉門等處的駐軍,其實同樣有些慌亂,最終讓這支商隊透過,不過是因為這支商隊拿著的不但有西州回鶻汗國汗王的文書,還有著印有吐蕃歸義王王印的信箋而已。

這麼一來,這支商隊其實已經差不多相當於回鶻汗國的使節了,沒有道理進行蠻橫的阻攔。

不過除了急報西涼之外,幾支駐軍都沒有再多的動作了。

護衛這麼大一支商隊前行,人手不足不說,而且擅離駐地,在秦軍軍律中,是乃死罪,秦軍軍法嚴厲,尤其是西涼一路宣撫使郭將軍,脾氣很不好,誰也不敢犯這個糊塗。

所以,等商隊大搖大擺來到肅州,其實也只是重複之前的故事,沒有多大的區別。

這回,商隊的商人沒有再自討沒趣的奉上金沙,因為在玉門和沙洲兩處,差點因為這個鬧出麻煩來,若非有吐蕃歸義王的信箋,這支商隊早已被扣下,讓他們很快明白,漢人的風俗好像跟其餘其他國度,並不一樣。

他們的官員,好像要廉潔的多,這對行商來說,是好事兒,他們在行商路途上,很少能碰見這樣的官員,當然,只要碰見了,也就意味著商路會少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但對於商人來說,這並不算什麼好事,因為在他們心目中,只有喜歡金沙的人,才能給予自己最大的特權和方便,越貪婪的人,越是如此。

只要不超過商隊承受的底線,他們一般都會很痛快的滿足這樣的貪婪,並順便從中取得更多的利益,甚至是權力。

阿健蘇祿已經下了駝背,不過站在原地,並沒有上前交涉,也沒有再拿出歸義王的書信。

這支商隊,屬於他,同樣屬於歸義王,已經來到肅州,他已經明白,有了前面的通關文牒,其實這支商隊已經可以在漢人統治下的地方,至少是在通往西涼的道路上,暢通無阻了。。。。。。。。。

當然,這支頗為龐大的商隊只是以他為主導,其中夾雜著六七個小商隊。

黃金之路,已經在阿健蘇祿面前徹底揭開了面紗,阿健蘇祿此時也不會懷疑,這條黃金之路,會讓他成為回鶻人當中,最頂尖的那一部分人之一。

但他同時也明白,這條黃金之路不會屬於他一個人,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他只不過是先行了一步,並佔據了一個極為有利的地位而已。

怎麼利用好這個優勢,才是他現在要仔細考量的問題。

就像現在這支商隊,有那麼幾個人,都是回鶻汗國各大家族的豪商派來探路的人,只要找準機會,他們會毫不猶豫的奪取他的主導權,甚至會在之後將他徹底踢出這條黃金之路。。。。。。。

但那可能嗎?阿健蘇祿不由自主的笑了笑。(未完待續請搜尋,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