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鎮於帝國首都長沙的李南,雖然待著這裡,其實也在時刻關注著西北方的戰場。
大量的戰報紛紛飛來,將戰場的變化傳達到了李南的面前,雖然他沒有親臨戰場,但是也能知曉那裡發生的所有事情。
在軍方的指揮室內,有專門的參謀按照戰報上的資訊,將代表雙方兵力的棋子擺放在室內的大型推演沙盤上。
李南望著沙盤上體現出來的形勢,含笑說道:“南路軍現在已經拿下來大半的西夏,北路軍也已經開始總攻了吧?”
“陛下說的是!”魯達指著西夏南部,已經被標成紅色的大片抵禦解釋道:“西夏除了主要的党項一族之外,其他的漢族、党項、回鶴、吐谷渾、韃靼、吐蕃、沙陀等部族,已經紛紛向帝國投誠,眼看西夏這個國家就要除名了。”
李南知道帝國如今大軍進攻,必然能拿下西夏這個小國,雖然付出和得到暫時有些不成正比,但此番他也想一勞永逸,徹底解決這個不安分的小國。
西夏這個國家自從建立之後,總是向當時的宋國、遼國、西域,吐蕃,以及後來的金國侵襲,可以說它就像一匹餓狼,既不遵守任何的規則,也不講究什麼道義,唯圖利益而已。
只要利益足夠,西夏可以跟任何勢力成為盟友,也會攻打任何的國家和勢力。
其實這不只是西夏人如此,可以說除了中原地帶生活的漢人之外,其他的異族也多半如此。
這些異族因為沒有自己的歷史和文化底蘊,所以都信奉最本源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為了生存下去,他們可以做一切的事情。
華夏的幾千年歷史,實際上就是異族不斷入侵,漢人不斷抵抗反擊,然後將之融合的過程。
在這一點上,李南比較推崇漢朝的做法。
雖然漢朝前期也曾屈辱的送出公主黑匈奴和親,但自從漢武帝劉徹繼位之後,才轉變了對異族的態度,喊出了“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霸氣話語,徹底將異族打服,將具有威脅性的敵人全部驅趕殺死。
唐朝也這麼做過,可惜後來還是被儒家思想和當時的國情所改變,還用出了較為噁心的和親之策。
被帝國消滅的大宋,在這一點上做的也還不錯,雖然花錢買平安,但至少沒有將女人送給外族,可惜靖康之恥,有無數的華夏女子被金人擄走。
帝國以皇帝為尊,而李南對待異族的思想,其實本質上跟劉徹差不多。
想要來到帝國安穩生活的族群,那麼帝國和李南都表示歡迎,也會給與大量的幫助,但是要是敢跟帝國挑釁,那就是斬草除根,越狠越好!
這些年西夏見到帝國勢大,多次派來使者想要結盟,但都被李南力排眾議的拒絕了。
不久前邊境發生的食人慘案作為導火索,李南決定一舉滅掉西夏這個小國,這樣的話臥榻旁就少了一匹餓狼環伺,也能更好的應對北方的金國和蒙古,以及更西面的西遼。
現在興慶府的最後一戰還沒有結束,不過李南已經預估到了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