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李南出行的目的,就是打算觀察一下吐蕃人目前的狀態,如果可以的話,那帝國下一步的動作就是將這個沒有凝聚力的民族拿下,將整個西藏地區收入帝國的版圖之中。
佔領西藏地區之後再向西的話,就是突厥人建立的幾個國家了,在歷史上,這個民族跟華夏打交道的經歷也不少,數次入侵也數次被趕出去,估計會有一些硬仗要打。
而艾麥尼所說南方大陸建立的十幾個國家,李南知道他說的就是印度大陸上生活的印度人,只不過他對印度人真是嗤之以鼻。
從世界範圍內來看,只要是稍微有點凝聚力的國家,即使是小國,面對外敵入侵,也會血戰到底,不到最後一刻都不放棄。
最典型的華夏,就很難被征服,即使元朝,清朝徹底征服也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後世的島國拼盡全力也沒有拿下華夏,而同樣是文明古國的印度,他們的經歷其實就是一部被外族征服的血淚史。
印度文明發展的幾千年,大概百分之八十的時間裡都處於亡國狀態,處於被異族征服的狀態。
在歷史長河中,雅利安人、波斯人、中亞人、馬其頓人、突厥、蒙古人、阿富汗人、甚至貴霜人、烏茲別克人等十幾個民族先後來到印度,而且是不費吹灰之力,就徹底征服印度,建立起了國家,統治幾百年。
從印度人的歷史來看,印度對於外來入侵基本上沒有怎麼反抗,而且很多外來民族,那是隻要到了印度,立馬可以站穩腳跟。後來的大英帝國,來到印度後也是很輕易的佔了印度,而這樣的事情在其他國家和民族幾乎是不可能的現象。
根據後世對印度歷史的研究,很多專家學者給出了一些理由。
首先,印度人根本不覺得國家被入侵。因為印度人從來都不是一個國家,印度人從來都不是一個主體民族,那裡有上百個民族,所以沒有國家歸屬感,也沒有民族認同感,對於他們來說,誰來統治都一樣。
其次就是因為印度的種姓制度統治,而種姓制度是穩定印度大陸的基礎制度。長期以來形成了以印度高種姓大家族為首的統治,每個地區基本上都是幾個家族或者王公,而廣大的首陀羅和賤民都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入侵的軍隊搞定地方的王公和家族大佬,其實就搞定了整個印度了。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印度人的戰鬥力很弱,即便是到了後世,懶散也是這個族群的特點。既缺乏抵抗意識,又缺乏戰鬥能力,所以只能是一個逆來順受的民族了。
這些都有些扯遠了,李南跟艾麥尼聊得最多的還是關於他在吐蕃、青塘和西夏的見聞。
雖然帝國情報局也向外派出了很多的秘諜,但難得遇到這樣一個不屬於任何勢力的商人,所以李南更想從他這裡得到一些中立的看法。
艾麥尼遊走在各國之中,因為商人的身份,他既跟吐蕃的王族和貴族打過交道,也跟底層的百姓和農奴接觸過。
如今吐蕃諸部正在由奴隸制向封建制的過渡,在此過程中,佛教在西藏再度興起,形成寧瑪、噶當、噶舉、薩迦等眾多教派。
在西藏大地上,各地的世俗封建勢力分別與不同教派結合在一起,相互間明爭暗鬥,除了要抵禦來自西夏人的攻伐之外,他們互相也進行著長期的戰爭。
亂世給普通的百姓和農奴帶來更大的傷害,所以數量龐大的底層吐蕃人,都希望能夠早日結束這樣的生活。
https:
.。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