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加工一下可以禦寒,很暖和很暖和的。”雲雅嘴裡說著,手已經開始採摘了。
君御知道她之前早忙著蠶繭,見狀,含笑問道:“這東西與你蠶繭相比,誰更勝一籌?”
雲雅想想,道:“如果這個能成功栽種的話,應該比蠶繭用錢少。”
“如果真能這樣,便好了。現在一般百姓只拿麻絮填充禦寒,遇上數九寒天,依然很是寒冷。”君御摸著那軟軟的東西,他預感這東西做填充會很柔軟,比麻料強太多。
他命令十幾個手下開始採摘,同時將上面掛著的種子存起來。
山澗裡,這樣的東西不是很多,只在向陽的地方生長著一些。畢竟是野生,量不大。多半天之後,眾人採摘的加起來也夠幾斤了。
“二丫,這東西叫什麼名字呢?”君御問雲雅,總不能叫“白白的東西”吧?
雲雅望著袋子裡,笑笑,道:“就叫花棉好了。”
“花棉?”君御重複了一句,這東西的確像花,潔白而柔軟,“好名字,二丫,你真聰明。”
雲雅嘴角勾起一個大大的笑,“那是,你等著,我給你做一件棉衣,等你冬天穿,看看和你那些冬衣比起來那個好穿。”
“我等著。”君御聽雲雅說要給自己做棉衣,俊臉綻出一個驚喜的笑。
雲雅眼底閃過一抹狡黠,補充道:“不過不白做,三百兩銀子,設計加裁剪、縫紉,很多手續呢。”
君御明白雲雅的意思,嘴角噙笑:“在這個價錢真是不高,聞名遐邇的雅孃親自動手,我真是有福氣呢。”
雲雅笑呵呵地瞥了他一眼,道:“走吧,我們回去,天色不早了。”
連氏正在家做繡活,看見雲雅從外面進來,問道:“二丫,你今日去哪裡了?多半天不見你人影。”
雲雅將袋子裡的東西拎到連氏跟前,道:“娘,你看看這東西。”
連氏放下手中活計,從袋子裡拿出一把,檢視了幾眼,道:“這是什麼?”
“這個東西我叫它‘花棉’是從山裡摘回來的。我發覺這個東西若是冬天做禦寒的,蕭國比蠶繭要好,蠶繭成本比這個要昂貴——不過前提是,這個東西多種植。”
連氏摸這棉花,驚喜道:“這個手感柔軟又溫潤,的確不錯。”
雲雅看母親也支援,便笑了笑,道:“咱家有那麼多地,現在正值春夏,這個花棉就可以採摘。回來的路上我向一個山農打聽了,說這個一面可以採摘兩次,現在採摘,不久後就可以種植,到秋末就可以採摘一次,我們可以事實產量能有多少。”
“這個要找會種植的人才可以吧。”連氏不由問了一句,轉而笑道,“你父親就是種莊稼的好手。”
母女兩人正說著,雲舒從放學回來,看母親和姐姐興高采烈,不由受到感染,問道:“娘,二姐,有什麼好事?”
連氏含笑拉住小兒子的手,道:“你二姐又找到一個更好更便宜的材料,可以在冬天做冬衣的內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