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5章 明堂官聯

所謂“官聯”,即會同眾官聯合處理之意。

洛邑各官署負責各自職事,但凡遇重要國家大事,一官無法獨立完成,需聯合諸官協同,就會召開官聯討論。

周禮規定,需要官聯的國家大事共六項。

分別是:一、祭祀之聯事;二、賓客之聯事;三、喪事及荒年之聯事;四、軍旅之聯事;五、天子狩獵和役使民眾之聯事,六、徵收賦稅與施惠於民之聯事。

孟明送莒國執政卿紀雍進入堂內後,便站在殿門外等待。

他從大門外往內望去,只見堂內鋪設極為繁複雅緻。

寬敞的堂中央,地上置放了一個銅燎爐,爐中燃燒的木炭劈啪作晌,迸濺出點點火星。

北面牆之位,陳設一幅以木為框,糊以絳帛,畫著象徵王權的斧紋屏風。

在斧紋屏風前,擺放一個鋪設四層莞席,飾著繪有云氣花邊的主座,正是大邦周天子的王座。

天子出奔多年,此座位一直被懸空著。

在堂東西兩牆之位,鋪設八個三層莞席,飾以黑白相間的絲織花邊。

各個莞席前均置几案,陳設玉雕、漆器。

此刻,每一個莞席上,都跪坐著冕帶朝服,黑衣高冠的王臣。

孟明環顧裡面諸人,有的人他認識,但更多的人不認識。唯一能確定,就是所有人都是洛邑重要王臣,這是毫無疑問的。

就在這時,站在他身邊的年輕人,成周太史寮史官史蔡,主動為他介紹。

今夜出席廷議者,都是洛邑最重要王臣。

其中包括地官司徒署小司徒、春官宗伯署小宗伯、夏官司馬署小司馬、秋官司寇署小司寇,以及冬官司空署小司空。

據周禮規定,大邦周總攬政事的機構,名為卿士寮。

卿士寮分天官冢宰、地官大司徒、春官大宗伯、夏官大司馬、秋官大司寇與冬官大司空,即所謂宗周六官。

宗周六官位列下卿,地位僅在攝政,以及三公之下,又被稱為六卿。

六官常年駐守鎬京,洛邑作為東都,政務遂由位列中大夫的佐官負責。

“為何玄蛇在洛邑城裡,潛伏這麼久?”

這時,堂內突然傳出一把雄渾嗓音,來源於一個鬚髮灰白,面容微胖,但氣色紅潤的老者。

老者穿諸侯常服與冠冕,配玉玦,腰佩寶劍,他正是成周之宰,也是東虢國君主——東虢序。

此前,東虢公啟程離開,準備回國祭祖。但他在途中收到洛邑急報,就以難以想象的速度趕回來,於黃昏時分抵達。

據孟明瞭解,東虢是文王二弟,虢仲的封國,位於成周王畿最東邊,屬於幾外諸侯,為何能執宰洛邑王城?

他感到疑惑,便轉問身旁史官:“為何王城由幾外諸侯管治?”

“好教孟明都尉知曉,當年陛下出奔……”史蔡對他透露,“為免宗周勢力染指洛邑,遂命時任太傅西虢公鎮守。”

“西虢公……”孟明劍眉微挑,接著問:“緣何變成東虢公鎮守?”

“因為洛邑守備空虛……”

史蔡回答:“當年鄂侯聯合淮夷、東夷發動叛亂,兵鋒一度逼近王幾。陛下遂命西虢公率殷八師去征討,卻未能取勝。”

他頓了一頓,續道:“叛亂曠日持久,鎮守成周的殷八師折損殆盡,以至洛邑守備空虛。”

這一段往事,孟明有些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