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2章 驅獸之符

自此以後,宗布神牽著一頭大老虎,出現在東海外度朔山上。

山上有一株巨大桃樹,樹幹枝丫可伸展達三千里遠。

大桃樹東北枝葉間,聳立著一道巨大鬼門,是天下萬鬼出入之地。

鬼門由神荼、鬱壘兩位冥神把守,監視凡間遊蕩歸來的諸鬼。

凡是來到度朔山的鬼魂,都須到桃樹下,接受宗布神檢驗。

若是善鬼,可透過神荼與鬱壘所把守鬼門。若是惡鬼,會被宗布神用葦索捆綁起來,直接扔給大虎吃掉。

“宗布神在桃樹下,殺死成千上萬只惡鬼。”

龍騫告訴師弟:“自此以往,天下惡鬼聞風喪膽,對桃木深感恐懼,遂有桃木能驅惡鬼之說流傳。”

過了半晌,他續道:“至於另一個說法,則認為桃木辟邪,源於上古夸父族的大巫夸父。這個說法出自《北經》記載……”

上古時期,夸父族大巫夸父不僅巫術高強,且身高十尺,體格魁梧。

夸父對自身力量頗為自負,認為世上沒有任何高峰,是他不能攀登的。

他為證明能力,手執桃木棍,橫跨天下各大山川河流,直到筋疲力盡,最終累死在半路上。

當夸父死後,屍體化成夸父山,手中桃木棍化為大片桃林。

巫師堅信桃木辟邪,夸父當初出外,為闢鬼魅邪祟,就持桃木棍。他雖避開邪祟干擾,卻沒能躲過自負而導致自身斃命。

自此,後世巫師依據桃木傳說,用桃木製成法器,進行各種祭祀、巫術施法及驅鬼辟邪等用途。

巫凡敖問道:“二師兄,桃木棍所化桃林在那?”

“桃林塞。”

龍騫告訴他:“桃林塞地名,最早見於宗周史官所記《武成》篇,謂武王滅商後,偃武修文,歸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示天下皆臣服。”

桃林塞位於宗周到成周中途,地勢險要,林木茂盛,山路險峻,成為關中通往中原的重要隘道。

此處生長大片桃樹林,桃林塞因此得名。

“由於盛產桃木,”龍騫對小師弟說,“故自大邑商以來,桃林塞遂成為天下巫師所畫桃木符主要來源地。”

“莫怪二師兄請虎士幫忙,砍伐這麼多桃樹。”

巫凡敖恍然想起,前些日子龍騫請謝同委派上百名虎士,赴桃林塞砍伐桃林中桃木之事。

待虎士砍伐之後,將這批桃木運回洛邑,交由隸屬於宗伯署的竹簡製作坊進行處理,製成大量桃木片。

因為再過幾日,龍騫就會啟程回宋國,攜帶青銅辛杖向大祭師覆命。

到時他將大批桃木片運回商丘,供神宮巫師撰寫符咒之用。

當巫凡敖瞭解桃木與巫師淵源後,龍騫又對他講解有關符咒之術最初來源及分類。

原來,巫師最早使用符咒,是用巫文書寫,故被稱為巫符。

巫文乃上古洪荒時代,在倉頡尚未造出文字前,由十二位巫族大巫聯合創造出來。

巫文是巫族與天地鬼神溝通,施展精深巫術,統御鬼神萬物的神聖文字。

爾後,巫族經歷三次慘烈內戰,十二巫族自相殘殺。

各族所珍藏巫師典籍,也在戰亂中遭焚燬,或散亂亡軼,從此不再流傳。

自此以後,神秘巫文及巫符製法逐漸失傳,鮮為人知。

夏國末年,成湯伐夏。

夏都陷落後,巫禮氏初祖巫禮子率先衝進王宮,從烈火中搶救出大量珍貴文獻典籍。

大邑商建國後,巫禮子著手整理大批文獻古籍,輯佚出若干殘存巫文,以及巫符製作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