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十九章 呂不韋身死

寧夏帶著嬴政在軍械庫到處轉了一圈,兩人對裡面的一切都感到好奇,時不時問問這個,說說那個,寧夏也不亦樂乎地解說著。

整個軍械庫如果連同圍牆算下來的話,佔地足有五萬平米,寧夏覺得等後面火藥技術慢慢發展了,應該還會有其它設施需要建設,所以就預留出了一大片空地,一來可以用來測試火藥武器,二來留待備用。

軍械庫可以說是把少府完全給比了下去,無論安全性還是美觀性都足以傲視這個時代的所有建築。

只是有一點不好的是,圍牆被寧夏弄得太高了,看起來像後世的監獄,不過在他看來這樣才更安全。

或許某人也是一個缺乏安全感的男銀。

“和你建造的軍械庫相比,寡人的少府可是黯然失色啊”。嬴政走進庫房,看著這諾大的建築不禁感嘆。

“陛下,這個世界是時候該變一變了,太陳舊的物什終究會被新事物所替代。若一直固步自封,不謀變革,我華夏泱泱大地遲早有一天會被西方踩在腳下,這是臣身為華夏子孫最不願看到的”!

寧夏想起了喪權辱國的清政府,清朝的出現讓華夏一蹶不振多年,這是華夏曆史中無可比擬的恥辱!

他要在這戰國打造一個世界無可比擬的大秦,讓西方,島國徹底匍匐在華夏的腳下,永無翻身之日!

嬴政看到寧夏眼中的殺氣和憤怒,對於後世發生了什麼嬴政不瞭解,不過聽他多次談到西方,想必西方在未來會威脅到華夏大地。

“你說的世界寡人很想去看看,不過那得等到寡人掃平六國,天下太平時”!

嬴政本就是一個心懷遠大抱負的王,他只想把看得見的土地盡收回囊中,把可能存在的威脅通通抹殺,只是不知是為華夏還是為大秦。

“陛下,臣以為六國之事不必著急,待火藥武器儲備妥當後,便可一路橫推而去,這世界沒人能阻擋住火藥的威力”!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若真按照歷史的步伐來走的話,秦始皇在公元前230年才開始滅六國之戰,直到公元前221年才結束,一共用了10年的時間滅六國。

現在即將公元前237年,他還有七年的時間準備,連著滅六國的10年,一共就是17年,這麼長的時間寧夏等不了!

“火藥驚世之能寡人自是曉得,不過寡人卻另有謀求。如今呂不韋已死,寡人再無憂慮,寡人今日來亦是為了兌現承諾,明日一早你且上朝來”。

什麼?!呂不韋真死了?真是被那句話給嚇死的?!怎麼感覺這麼不可思議……

雖說寧夏有這種心理打算,可真當事實擺在面前時,還是多多少少有些驚訝,也有些愧疚,這種感覺很奇特,他自己也說不上來為什麼。

“陛下,呂不韋真的...死了?”寧夏試探性地問道。

“難道你不知道?”嬴政被他這句話問懵逼了,你給寡人出的主意,你會不知結果?

“知道,知道,只是臣想不到這麼快”寧夏訕訕笑道,那笑容別提多難看。

其實當初寧夏在看到呂不韋的死亡誘因時,他也是不敢相信的,因為在他看來這種事情不應該發生在一個國相身上,這和他身身居高位的上位者氣質完全不相符。

當時始皇帝給他的那句話大概可以這麼翻譯,“你對秦國有何功勞,能夠被封侯河南,享食邑十萬戶;你與秦國有何關係,敢稱寡人仲父;你和你的全家全部遷往四川”。

你細想一下這句話,這句話的前半部分言外之意也就是在責怪呂不韋所犯之錯,也是在為後半部分“你和你全家都搬到四川來”埋下伏筆。

這就好比你找別人算賬的時候,是不是得先說一下他的各種不是,然後再放心大膽的提要求。

這很明顯就是一個意思。

秦始皇不放心呂不韋,但是他並沒有要弄死他的意思,只是想讓他帶著全家生活在自己的眼皮下。

因為四川距離河南很遠,但是距離咸陽相對比較近,來到四川呂不韋沒有任何權勢,也能時刻受到自己的監視,這樣一來他就沒有任何可以造反的條件。

可沒想到呂不韋看到這封信後,自己一個人瞎琢磨,琢磨到最後倒杯毒酒就把自己給毒死了。

寧夏是這麼想的,嫪毐已經被滅了三族,呂不韋害怕自己也步他後塵,所以他決定用自己的一死來保全他的家族。

若他真的像後世學者分析的那種,他是怕自己一過去就被嬴政給殺死的話,那特麼橫豎都是死,為何勞資就不能先造個反呢?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