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義走了,領著疼昏過去的秦家寶走了。
原本帶來壯聲勢的幾個打手大氣都不敢喘,唯一的作用只是幫忙扛著秦家寶。
直到最後,秦銘還是沒有對秦家寶下死手。
面對這樣的結果,玄奘只說了聲“阿彌陀佛”,之後再也沒有發表任何言論。
袁天罡則眉頭緊皺,滿心不解。
從頭到尾他都跟在秦銘身邊,也很清楚秦銘是何等的憤怒。
明明那麼生氣,為什麼還要放對方一條活路?
袁天罡百思不得其解,最後得出一個結論。
先生此舉,定然大有深意,他看不出其中緣由,只是因為自己能力不夠。
至於程咬金,他從頭到尾都只負責出力氣,動腦子什麼的,從來都是他的習慣。
現在他滿腦子想的都是秦銘說的新式糖果是什麼樣子,口感如何。
而長孫無忌望著周忠義父子遠去的背影,目光不由轉向秦銘。
從一開始他也以為秦銘會痛下殺手,直接將姓周的父子斬草除根。
而且在他看來,如此作為才是合乎情理的。
當年他隨軍替大唐平定四方時,不知道滅了多少小家族,早就習慣了。
如此優柔寡斷,註定難成大器!
長孫無忌心裡默默哼了一聲,眼眸中不屑神色一閃而逝。
就算姓秦的主動示好又如何?
信口胡謅哄騙秦王殿下是事實,遇事之後還猶豫不決,這樣的人,哪裡有半點高人風範?
再看看人家袁大師,沉默寡言,器宇軒昂,這才是超然世外的高人!
場上眾人中,只有李世民明白事情為什麼會發展到這一步。
原因很簡單,從秦銘最後那幾句話中便足以看得出來。
秦銘不想把麻煩鬧得更大。
一再表明身份,則為了周忠義父子事後尋仇時,不會牽連旁人。
果然,這才是他認識的秦老闆。
貪財,市儈,俗的不能再俗,極易相處,偏偏言辭間卻透著令人捉摸不透的高深。
而在酒館門外看到的那個秦銘,極度冷靜,絕對理智,絲毫不為外界情緒所幹擾。
好似端坐於九霄雲端俯瞰世間的神仙一般。
而這樣的人,也最難相處。
所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便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