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是主戰派,但秦瓊也不遑多讓。
二人接連開口,直接將局面定下。
其他官員也有不贊同的,可關鍵的倆人開口,他們再說也是無用功,如今只有等,等龍椅上的皇上開口。
大殿上陷入寂靜,眾官員低眉順眼。
李世民嘆了口氣:“諸位愛情的想法,朕能理解,但高句麗不動,我大唐怎能做挑起戰爭的一方?目前只是騷動罷了,再等等吧,暫時不急。”
長孫無忌拱手:“皇上,真要等下去,那高句麗抓著機會豈不是……”
“豈不是什麼?”李世民語氣聽不出情緒。
長孫無忌目光微閃:“高句麗抓著機會,定然會重傷我大唐邊境的百姓,皇上百姓要緊,可不能任他們胡作非為。”
李世民當然明白這點,可大唐是大國,真要因一點騷動就動手,無異於是欺壓弱小。
“朕知曉你們的想法,但還是那句話,高句麗沒動手,大唐也不能動手。”
因為李世民斬釘截鐵的話,大殿上再次陷入寂靜。
後方,秦銘微微挑眉,李世民的想法他理解,無非是不想以大欺小,可戰場上哪來的大和小之分?
“皇上,臣有話說。”
秦銘一出聲,大殿上的官員全都看了過去,其中就包括長孫無忌和秦瓊。
他們在等,等秦銘怎麼說。
李世民頷首:“你說吧。”
“常言道,防人之心不可無,高句麗和大唐比確實是小國,可真的小嗎?皇上,戰爭是殘酷的,走上戰場只有生死,何來的大國小國?”
秦銘東拉一句西扯一句,看似沒發表意見,但話中的贊同已然明顯。
秦瓊和長孫無忌臉上的凝重都消減了,秦銘是皇上眼中的紅人,別的不說,單單是出口的話就比他們想的重。
他這麼說,皇上應該會鬆口吧?
沉思片刻,李世民嘆了口氣:“你說的朕理解,但高句麗不動,大唐總不能大軍壓境吧?”
雖說他是從馬背上過來的,但也正因為如此,更不想看到戰爭。
可無奈,大唐這邊他想歇戰,其他地方卻處處挑釁。
“誰說大唐是大軍壓境,只是派出大軍過去演練而已,都說養兵千日,這將士就得養啊,如此一來,兩軍操練不是很正常的事?”
秦銘說的理直氣壯,不動手,演練而已。
大殿上一片寂靜,就是長孫無忌,此時都挑不出錯處,這可真是,太不要臉了。
不過,他們都很喜歡!
李世民乾咳幾聲:“如此,這兩軍操練的事就由秦瓊來負責吧。””
秦瓊拱手:“臣遵旨。”
大軍未動,糧草先行,戶部在下朝後,立刻調動起糧食。
這幾年,因為土豆和紅薯的大面積種植,再有商稅的提高,國庫也算是豐腴了。
不過涉及到往外拿,戶部官員個個咬緊牙關,心疼的很。
“哎喲,那麼多東西,我瞧著都心疼。”
“都少說兩句,想想秦銘的手段,等東西送出去,我們就去找秦銘,讓他再想個法子填充國庫。”
“哎,這個法子好,必須這麼來。”
戶部這邊正在盤算怎麼讓秦銘想法子填充國庫,另外一邊,秦銘被喊到御書房,旁邊站著長孫無忌和秦瓊。
只是一眼,秦銘就隱約猜出此次要談的事,肯定是和兩軍操練有關。
“秦銘,你說的兩軍操練確實不錯,不過都說了是兩軍,你有什麼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