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衍州,秦銘可不知道長安這邊的對話,他這忙著做登記。
沒錯,秦銘還在忙著做登記,別看衍州這邊的事結束了,可其他三州還沒結束,要忙的可太多了。
王壯帶著童正昊留在衍州,而秦銘則帶著郭剛前往寧州。
比起衍州和慶州,寧州的差距太大了,地少人也少,可以說整個靜南鎮最窮的就是寧州。
這邊的百姓也因為這種情況變得非常佛系,基本上不會隨意鬧事,但同時人有股說不出的狠厲,誰要是敢惹他們,轉過頭就能把人往死裡打。
因為這樣的事,寧州基本沒什麼過路人。
你要說寧州是因為路段偏僻如此就算了,偏偏寧州在靜南鎮,卻是屬於比較中心的位置,可以說要想穿過靜南鎮,就必須要從寧州走。
秦銘一到寧州,就在四周轉悠了幾天,確定了寧州的地形後,直接帶著郭剛琢磨後續的安排。
“有一點可以確定,寧州的路段非常好,四周都有靠的,只要路修的好,日後一定會有很多商隊經過。”
寧州的路太差了,差到秦銘用腳走都覺得膈得慌,這種路況哪個商隊願意從這邊走?
當然,不排除有些商隊想節省時間,所以從這邊穿過,但這種商隊基本沒什麼油水,來回帶的也只能是經得住造的貨物。
秦銘點了點寧州的地圖,他要的是寧州成為靜南鎮商業最發達的地方,一些經得住造的東西怎麼可能把這邊的經濟帶起來?
當然是要特別脆弱昂貴的東西,才能讓寧州從靜南鎮四州中脫穎而出。
大唐貴的是什麼?紙,香料,絲綢,琉璃……
紙的價格已經被秦銘打下來,所以秦銘的目光只能放在後面幾樣上。
“要想富先修路,郭剛,給你個任務。”
“大人請吩咐。”郭剛拱手應聲。
“你拿著這份地圖,在整個寧州繞一圈,確定三條比較方便快捷的路,記住,我要最短的。”
秦銘強調著最後一句話,節省時間對商隊是最重要的,所以寧州修的路一定得是最短的。
如此,才能吸引商隊從寧州經過。
說實話,靜南鎮雖然處於邊境重錘,顯得非常危險,可正是這種位置,反而帶來了另一種收穫,那就是貨物。
郭剛拿著地圖離開,在整個寧州繞了足足五圈,花了十天的時間,才終於確定了其中一條路。
剩下的兩條路,郭剛又繞了十天,才做好決定。
彼時,秦銘已經從寧州離開,回到了豳州。
造紙工廠出了點事,安萬達特地送了信給他,讓秦銘回來。
與此同時,前往長安的人也被留下了。
安萬達苦著臉將此事告知秦銘,嘆息著說:“我真沒想到那些人會留在長安,如此一來,咱們的紙在長安就不佔優勢了。”
秦銘笑了笑,安撫說:“優勢佔不佔的,不成問題,只要能穩住賣出去的數量就行。”
賣出去的數量穩住了,其他的才能再做打算。
“且放心吧,他們留在長安也不一定能抵過我們的生意。”
客人可是非常喜歡老店,而他的紙,在長安那些人眼中就是老的。
“再做些花樣,專門賣給那些富人,最好編一段故事,顏色再調整一下,足以吸引所有人搶購。”
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