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為其打氣,小吳聞言,環視一週,雙眼中也有了一抹熾熱……
自告示傳達各地之後,眼下情況,可不止這一處,不知在多少地方掀起了風浪呢!
村落都如此,更別提縣城,更別提秦州了。
這次廣招人才,可以說,是秦地所有文人士子的一次機會。
秦州,某茶樓雅間。
有兩人對面,席地而坐。
其中一人拿起茶壺,伸手幫對面那人倒了一杯茶,同時說道:“上官兄,咱們這個新太守的一道招賢令,可是讓整個秦地,驟起風浪啊,看看外面,多熱鬧啊。”
對面那人扶了扶茶杯,微微一笑,也未說話。
此人,名叫上官文若,早年遊歷天下,滿腹經綸,是秦州不世出的青年才俊。
他的相貌,偏於文弱,白面無鬚,整個人看上去,很有書卷氣。
而見他不說話,對面那人又道:“對了,早在之前,在下就已經聽聞,秦州長史郭謙,曾數次邀請上官兄做官,可都被你婉拒了。”
“郭謙?”上官文若微微搖了搖頭,聲音平淡道:“只想中飽私囊,魚肉百姓的贓官一個,怎麼可能是明主,當初我若去在他手下做官,這一腔抱負,如何施展啊?用在剝削百姓身上?”
“呵呵,上官兄倒是敢說啊。”對面那人也笑了笑,隨即問道:“那咱們這位新太守呢?對此招賢令,上官兄有什麼看法?”
“秦地恐怕要大治了。”上官文若言簡意賅。
“那上官兄不去試試?”那人又道:“我可是聽說,此次考官,負責人名叫劉玉之,就是原來的柳城縣令,如果沒錯的話,上官兄應該認識此人吧?”
上官文若點點頭道:“沒錯,確實相識,當初遊歷到安陽,有過一些交情,此人,若得明主,當是良臣,沒想到現在竟在這位新太守手下做事。”
當時的資訊並不發達,也不知道他們這些文人之間,是怎麼互相認識的,就好像謀士之間,有個特定的圈子似得,總之,聽上官文若話裡的意思,好像跟劉玉之挺熟。
而那人聞言,也忍不住說道:“既如此,那以上官兄和劉玉之的關係……”
“哎?”知道他想說什麼,上官文若擺了擺手,笑道:“走後門的話,可就要被人小瞧咯,不就是招賢令嗎?想過還不容易嗎。”
他的語氣很輕鬆,或者說,這個人有些孤傲。
講完之後,他又道:“另外,我還得試試這個新太守呢,希望,能尋到明主吧,否則,他想讓我做官,我還不願意呢!”
才華橫溢者,多有孤傲,上官文若的傲,是一種鎮定自若,就好像他要考官,就跟小菜一碟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