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0章 上岸先斬意中人15

第400章 上岸先斬意中人15

最後還是嫂子決定將老小送去她媽那,張大嫂父母是隔壁麻紡廠的,她家就生了倆閨女,張大嫂是自由戀愛嫁給的張大哥,張家也只有張家大哥一個男孩自然不可能入贅,所以她家就留了小妹在家招贅。

為此小妹王潤華高中一畢業就接了她媽的工作,進了麻紡廠,如今也已經結婚了,男方是農村戶口,來城裡找機會的,到也憑著自己的本事,在廠裡食堂找了份學徒工的工作。

他找王潤華也不是貪圖人家的城市戶口,完全是看中了人家姑娘長得好看,再有他家兄弟姊妹多,一呼啦十一個,光小子就有九個,對兒子那還真就不那麼稀奇。

家裡也窮得很,所以他才會自己出來謀生,好在他機靈又肯幹,一次幫麻紡廠廠長掉了公款,被他撿到並交去了公安局,人家失主找來,這才有了他食堂的工作。

王潤華本就是廠裡有名的漂亮姑娘,每天食堂打飯,這小子就給人家姑娘打很多,一來二去的,兩人不知道怎麼就看對了眼,小子長得也不差,體格也很好,人也會來事,還樂意入贅,所以沒多久兩人就成就了好事。

如今他們家老大也都五歲了,下面老二也有三歲了,張大嫂媽媽就在家照顧一家老小吃喝拉撒,張大嫂說將老小送去外婆家,張媽應下了,並答應每月出二十塊錢給親家,就算是請她幫忙報酬了。

這年頭請個保姆也就十多塊的樣子,張母多給些,也是想著兩家能和睦些,再有她要是去上班了,這些也不是掙不來,沒必要為了這點經濟上的事情,讓兒媳婦和親家心裡有別的什麼想法就不好了。

張大嫂也沒推辭,主要是她也清楚,自己和妹妹是不一樣的,雖然是兩姐妹,父母對他們也是一樣的,可小妹的孩子那可是跟他們家姓的,喊她爸媽那也是爺奶,而她是嫁出去的,兒女喊的也是外公外婆,多少是有些不同的,婆婆願意多給些,她在孃家面對父母妹妹也能大氣些。

麻紡廠離鋼鐵廠並不多遠,一家人敲定了這事,張大嫂晚上就騎車回了趟孃家,把事情跟家裡老子娘一說,王家父母哪裡有不同意的。

“你這死孩子怎麼這麼不懂事?你們忙你們的,有工作那是好事,老三難道不是我們的孫孫?咋還能從你婆婆手裡扒拉錢出來?你這······要我說你什麼好?”

“娘!你就收著吧,您給我帶孩子也辛苦,給點辛苦費也是應該的,小妹不也每月給您孝敬?”

“你這死妮子,那哪能一樣?”王母簡直恨不能將大閨女的腦袋掰開看看裡面到底裝的是什麼,明明平日裡挺機靈的,怎麼這麼關鍵的時候不開竅呢?

“你媽說的對,這錢就不用了,一家人談這個做什麼?明個兒直接將老小送過來就是了。”王父抽了口煙道。

“怎麼不一樣?還是說您將我和小妹區別對待?爸媽,這事就這麼決定了啊~”

王母懟著她的額頭戳了一下:“你這混不吝的,照你這麼弄,你婆家遲早要煩了你,哪有像你這樣出嫁了還往孃家扒拉錢的?”

“哎呀,娘啊,這是我婆婆主動的,您就別想七想八了!”

這邊王家人商量了許久,張大嫂才說服了父母,敲定了這事兒回家去。

自此夏盈盈就重新進入了學校,當然是從高一開始讀起的,哪怕要跳級起碼也得先進了學校再一步步來。

班上還真就她一個是最大的,除了她以外,班上最大的學生也才十八歲,這年頭上學比較晚的比比皆是。

但她這麼個二十好幾的人混在一堆十幾歲的少年少女裡還是挺紮眼的,所以她很快就在學校出了名,只是夏盈盈平日裡比較特立獨行,大家都還不知道她的底細。

這個年代的書本跟她之前讀過的都有些不一樣,自然是要學學的,理科倒是沒什麼擔心的,就思想政治,語文這些還要多看看。

重點是他們國家現在正和蘇聯“老大哥”合作,所以他們現在學的外語是俄文,而不是英文,好在夏盈盈本身精通多國語言,這點倒也難不倒她,不過課本倒也該好好熟悉一下就是了。

因為修煉導致她神魂強大,有著過目不忘的本事,所以讀書對她來說是件很輕松的事情。

然後夏盈盈就在剛剛進高一才一個月的時候,就又申請了跳級考試,她的天分老師也是感慨的,沒想到今年會橫空出世一匹黑馬,對於她要跳級的事情,自然也不會阻攔什麼,於是毫無意外的,夏盈盈直接去了高三備考班。

都是要高考的學生了,無論哪個年代,高考生都是累得跟狗似的,當然沒那麼多時間去八卦別人的事情,當然這時候也有在申請在家複習的,夏盈盈在進了高三沒多久就申請了在家複習。

因為知道她的學習進度,老師也不攔著她,幹脆的同意了,只是要求每次月考她都必須參加,要是學習有退步的話就必須回學校,夏盈盈自然連聲答應。

她哪裡還需要什麼複習,那些書她看過之後就跟刻在她腦子裡了似的,就缺些實戰,所以她幹脆去書店買了些資料試卷自己回家做。

當然這些也都不著急,高考還有一百多天呢,急什麼?

回家的夏盈盈也不是無所事事的,她承擔了一家人的晚餐,以及接送孩子上下學的工作,大哥家的大寶今年已經上一年級去了,二寶送去了育幼園。

說是育幼園,實際上就是一對母女自己辦的,在前面一條街的衚衕裡,一個四合院,最開始對方也是帶孫子,後來幫著鄰居一起看孩子,再到後來就有人找上去讓她幫忙一起帶。

正好老婆婆的閨女也初中畢業了沒找到好的工作,娘倆一合計幹脆就開了這麼個育幼園,因為孩子帶的好,周圍有不少人知道,她家院子寬敞,孩子們也有活動的地方,張大嫂就將老二也送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