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用了五個小時,講完了電子技術基礎和收音機維修手冊,並且為了讓三十位生產技術員對培訓的內容加深鞏固,決定把這次培訓文件用郵件發給他們,免費讓他們自學,
三十位生產技術員十分高興,也十分感激李飛:
感謝李工用新的思維去講解電子技術基礎,讓身為菜鳥的我們理解起來非常簡單,
感謝李工願意把培訓文件傳送給我們,讓我們能夠繼續學習,能提高電子技術水平,
…
在1996年,網際網路是沒有普及,如果一個人自學電子技術,只能是購買電子技術相關書籍,
而書本上的電子技術的講解基本是數學公式比較多,這給在自學中,去理解電子電路的原理,會有很大的困難,
…
這時,100平方的會議室,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老闆們紛紛地讚歎,對李飛所講的電子技術基礎和收音機維修手冊:
“李工,不愧是晶片研發大神,把這麼難的電子技術,經過李工一講解,真的變得很容易,”
“是啊,李工講解的電子技術,就連我這個讓外行人也能聽懂,李工不愧是晶片研發技術大神,把複雜難理解的電子技術,變成簡單有趣的,”
“是啊,李工不愧是晶片研發的大神,講解的電子技術是如此簡單明瞭,真得是讓我這個外行人也能理解!”
…
講完電子技術基礎和收音機維修手冊後,李飛又接著下一個培訓內容,就是電子產品的外觀問題,需要對產品外觀進行檢測,
重視一個電子產品的外觀取決於一個工廠的老闆態度,當然,也有客戶的因素,決定了對電子產品外觀的重視。
一個電子產品的外觀檢測,對於一個小工廠來說,就意味著多一道工序,
雖然說電子廠的外殼,一般都是外發專業的模具廠生產的,其外殼的質量是模具廠負責,不會對電子廠產生額外的成本
但是,多了一道外殼檢測,就多了一道人力成本,
因為從模具廠生產出來的外殼肯定是質量合格的,當進行加工組裝產品時,外殼有刮花的,
由於小廠特別注重效率,提高生產力,員工在生產組裝時,很容易造成外殼的刮花,
如果多了一道外觀檢測,那麼只要檢測外觀刮花不良,就需要返工,需要重新拆開外殼,重新組裝…
那麼,就意味著成本增加,
...
針對以上因素,李飛開始說明外觀對電子產品的重要,能增加產品的銷量,帶來更多的利潤,
因為產品的外觀是消費者的第一印象,消費者第一眼是透過產品的外觀去判斷產品的質量。例如外觀是否刮花、做工是否精細,從而對產品形成一個整體上的定位,是精品還是劣質品。
...
接著,李飛就講解如何在生產中防止外觀的刮花,例如對員工進行培訓,讓員工知道產品的外觀是十分重要,在生產組裝過程中,做到輕拿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