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完了這次簡短的動員大會之後,接下來的事情就很順理成章了,無非就是對所有人進行分工,明確各自的任務,爭取早日完成相關係列參考書的編寫。
利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陶禮等人完成了工作室建立的相關事宜,工作室的名字就叫做“數學之友工作室”,主要人員就是陶禮、楊忠明、陳天祥以及陳科這四個人,至於其餘的參編老師,實際上並沒有算在工作室中,但和編寫教輔相關的一切事宜,還是以工作室的排程為準。
工作室的職能分配上,陶禮自然是名義上的總負責人了,但實際管理還是交由陳科負責,楊忠明以及陳天祥這兩個人則分別負責同高一與高三兩個年級數學教研室的負責人進行溝通,同時工作室的大小適宜,還是需要由大家套理論決定的。
成立一個工作室實際上所需要的工作量並不大,手續也不繁瑣,但接下來,對近百個參編老師的分工,就顯得很棘手了。陶禮的想法是,不管是哪一本教輔用書的編制,他仍舊是總的牽頭人,參考書中具體的行文思路還是由他自己負責,讓其他的老師負責,陶禮也不放心。
按照這樣的思路,實際上依舊是陶禮包攬了大部分的工作,那些餘下的邊邊角角,則交給了其他的老師,這樣一來,最累的還是陶禮。雖然楊忠明以及陳天祥等人覺得這樣對陶禮不公平,將大部分的工作全都丟給了陶禮,那還要那麼多的老師幹嘛?
但是陶禮卻覺得沒什麼,按照他的標準,其餘的老師編寫出來的書肯定是過不了他這一關的,到時候還得要他去修改,還不如最開始的時候自己多吃點苦,等到這些資料成型之後,以後每年的更新工作,就可以交給這些人去做了,陶禮到時候只需要拔一下關就行了。
根據這樣的計劃,最終的工作安排是這樣的,現階段主要是把高中全部的教材對應的參考書編寫出來,之後才會考慮其他的衍生品。分配到每一個老師的頭上,就是每一個年級的老師負責對應年級教材的材料收集,陶禮負責編寫。
當然,並不是說一本書的每一個部分都是由陶禮執筆的,像楊忠明這樣有經驗的老教師,每個年級都至少有一個,參考書中的某些章節內容,就可以交給這些老師來負責,這樣也可以減輕一點陶禮的負擔。
至於每個年級的任務具體如何分配到每一個老師,陶禮不會做過多的干涉,由相應的年級自行決定,但有一個原則就是,“多勞多得,按勞分配”!
這樣一來,就避免了有人會“搭順風車”現象的出現,乾的越多,拿到的分成也越多,這些老師誰不想多拿點?自然而然也就爭著工作了。
在陶禮的帶領下,《數學之友》系列參考書的編寫工作,就開始如火如荼的進行了,距離這個學期的結束還有將近三個月的時間,算上寒假的二十多天,大概四個月左右的樣子,陶禮希望能在下學期開學之前,上架全部的、覆蓋高一到高三下學期用到的所有數學教材的參考書!至於剩餘的,會在後續繼續補上。
與此同時,在陶禮他們進行的熱火朝天的同時,夏文志那邊,印刷工作也是在緊張而有序的進行著。和其餘幾家印刷廠談妥之後,《數學之友》已經能源源不斷的供貨了,僅僅是一個星期的時間,夏文志這邊就已經向全國各地的書店提供書本近四十萬本了,比第一批出貨的速度整整提升了兩倍。
有了充足的貨源,各地的市場也就基本得到滿足了。這樣一來,《數學之友》的熱賣,讓夏文志可以說是賺的盆滿體缽,光是這最近一個月的利潤,就已經快超過以往一年的利潤了,買下《數學之友》的出版權,絕對是夏文志有史以來最划算的一個投資了。
雖然這段時間的訂單數量不像最初那般瘋狂,但夏文志每個月依舊有著十萬本左右的訂單,這對於他來說,已經是很好的結果了。
一個半月過後。
因為最初的時候,絕大多數老師都沒有編寫教材的經驗,所以程序進展的十分緩慢,而且因為每個人編寫參考書的理念不一樣,很少能和陶禮形成一致的,所以陶禮還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來對這些人進行培訓,貫徹自己的編書理念。就這樣大概過了有兩個星期的時間,整個團隊的戰鬥力就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大家白天忙著備課、上課,在不耽誤正常教學工作的前提下,將剩下的大部分空閒時間,都投入到了教輔的編制工作上,這種名利雙收的事情,傻子才不去做呢。
這其中,最辛苦的,當屬陶禮自己了。他已經很久沒有在十二點之前入睡了,早上的時候,也是早早地起了床,目的就是為了擠出時間來完成編書的工作。
而這一個多月的辛苦,得到的回報也是很卓越的。
金陵中學,高二年級數學教研室,會議室。
“夏老闆,這就是我們這一個多月來的成果,你可以看一下。另外,我覺得你那邊可以早做準備了。否則的話,下學期開學的話,你接到的訂單,會累死你的。”陶禮指著投影儀上的內容對夏文志說道。
書的編制工作由陶禮負責,但是後續的出版,就是夏文志的事情了。陶禮答應過的,夏文志依舊有著《數學之友》後續系列的優先出版權,這一點陶禮是不會食言的。
夏文志盯著投影儀,眼神中充滿了不可思議,這一個半月的時間,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陶禮他們已經完成了一本書的編寫工作,另外一本書,也完成了三分之一的工作量。
按照這樣的速度,下學期開學之前,肯定能按計劃完成所有的編寫任務。
“陶老師,這本已經編好的書,現在能給我嗎?我想現在就開始印刷。”夏文志眼神熾熱的說道。
不過他很快就意識到自己剛剛說話犯的錯誤,因為書的版權他還沒有報價。
“你別誤會啊陶老師,版權費都好商量,您開個價。”夏文志隨即補充道。
陶禮現在可是他的大金主,夏文志的態度要多好有多好。
“版權費不急,到時候會跟夏老闆商量的。今天叫你來,就是為了讓你做好準備。”陶禮頓了頓,然後看向了窗外,
“做好跟我創造歷史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