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四十九章 迅速降溫的“大片熱”,被看衰的二吳

這一天,吳淵和林偉聊了很多。

他也第一次真正意義上了解到了電影院這個行業的各種內幕,以及發展方法,裂變模式。

聊得越多,他也越明白了,不是專業人士玩不轉電影院這個行業。

電影院線雖然不算密集勞動業,但和文娛產業這種幾十個員工就能貢獻數億產值的行業相比,還是很“密集”了。

如果按照林偉的規劃,到了2015年,光影時代院線下轄180家左右的影院加影城。

其中除了影城都會是直營,影院的話只有三分之一會是直營,剩下的三分之二主要都會以加盟商為主。

做加盟有好有壞。

好處是在裂變階段,開放加盟的話品牌方能夠以少量的錢,獲得大量的加盟店,擴大自身品牌影響力。

在大家都在搶佔市場的時候,誰的店多,肯定誰更容易被大眾記住和選擇,佔據的市場也更大。

但壞處就是,加盟店註定了水準會參差不齊,哪怕品牌方派遣專業人士把控整個開業環節,培訓員工,但終究加盟店的自主權利更大,開業運營一段時間後,什麼糟心事都能搞得出來。

很多敗壞品牌口碑的事情,八成都是加盟店搞出來的。

可這點壞處是可以克服的!

現在正在全國進行高速擴張的院線品牌,不管是萬達還是金逸又或者大地、時代等等,也都是走的直營和加盟並重路線。

時間不等人,賺錢機會也不等人。

現在是百年難得一遇的院線藍海,基本上開一家電影院半年時間就能回本,然後就躺著賺錢了。

你不趕緊擴張,找加盟商儘快開影院佔據市場,那市場就被其他品牌給搶走了。

現在一年全國能有200家新電影院開張,每新開一家,那就少一家市場。

光影時代如果堅持只直營的話,哪有那麼多人力物力和精力去全國到處開店啊?

招加盟商就不一樣了,只需要派遣一個三五人組成的團隊,和加盟商實地考察選址,做開業指導,提供裝置購買的支援,培訓員工,對接影院資源,一家店就能開起來了。

而且合作的加盟商一般都是當地地頭蛇,人力物力資源都很容易搞定,遠比開直營店面臨的困難低多了。

林偉就打算在一線城市主要搞直營店,到二線城市就直營和加盟兩條腿走路,三線地級市乾脆全都開放加盟,不做直營店了。

如此一來總公司這邊的精力能節省很多,更多的精力都能放在擴大品牌形象和影響力的影城專案上。

不太懂怎麼搞院線品牌的吳淵,當然是秉持著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態度。

在看到計劃書條理清楚,頭頭是道的情況下,大手一揮,全力支援林偉的工作,除了給錢外,基本完全放權,任由他來折騰。

AMC出身的影院高管都不放心的話,他還能對誰放心?

很快,在吳淵全力支援下,林偉又在光影時代所在的辦公大樓租了一層辦公樓,【光影時代院線傳媒】掛牌成立,招兵買馬準備開始大幹一場。

有了這位專業人士加盟,吳淵的院線計劃也算是正式駛入快車道了。

吳淵的注意力也能從這方面,重新轉移到他的專業領域上。

張國榕的《好傢伙、壞傢伙、怪傢伙》已經順利在內地大規模上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