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在時間上的浪費,錯過一封密電的偵收,很可能決定一場戰鬥的勝負,這個道理韋志明是清楚的。
……
楊帆在老河口鎮上溜達了一圈兒,還在外面吃了個午飯,才買了一下當地的吃食回到武昌館。
第一時間來見羅耀。
他要找羅耀彙報他在鄂北旅社跟軍統鄂北分站老河口情報小組接頭的情況。
“組長,這個人叫向鴻運,兩個星期前入住鄂北旅社,因為此人行跡可以,老河口情報小組的江組長就派人監視和跟蹤,此人辦理住宿手續後,就去了普寧街的一家木匠鋪,第二天晚上,五戰區政治部主任韋永澄化妝來見……”
“後來這個向鴻運第二天就退了房,住進了武昌館……”
“就是咱們現在住的武昌館?”
“是的。”
武昌館已經被401小組徵用作為臨時駐地,那人顯然又給轉移到別的地方了。
“那現在人在何處呢?”
“五戰區調查室將他轉移了,具體在什麼位置,他們也不清楚,不過,合格向鴻運在普寧街有一個相好的女子,他入住的那天晚上還把那個女的帶回來過,江組長調查過那個女的,姓張,不是老河口本地人,外來的,身份背景不詳,現在人也不見了,估計跟這個向鴻運住在一起。”楊帆說道。
“這麼說,找到這個女的,就能找到向鴻運的藏身之處了?”羅耀手指輕輕的敲擊桌面,眼神微微眯起一條線。
“韋永澄什麼背景?”
“李德鄰的心腹,也是桂系的情報頭子。”楊帆自然把該問的都問了。他熟悉羅耀的辦事風格,事無鉅細,尤其喜歡摳細節,他也深受影響。
羅耀沉吟一聲,他們都是不但是外地人,生面孔,雖然說老河口像他這樣的人不少,他們受限於身份,在老河口展開秘密調查,實在是有些困難。
起碼避不開桂系情報機關的耳目。
當然,也不能過分小心謹慎了,五戰區遷移來老河口不過一年不到的時間。
而且,如果楊帆總是往外跑,肯定會引起別人的主意,得找個名義讓他隨時隨地可以自由的進出武昌館。
“這樣,我找個名目,讓你可以自由進出武昌館,不容易被懷疑。”羅耀說道,“你能不能幫我把這個姓張的女子找到?”
“組長,這我可不敢說,我現在連那個女的長什麼模樣都不知道,再者說,這也不是咱的地兒。”
“老河口小組那邊呢?”
“找是肯定找過了,可他們人手有限……”
“鄂北旅社這個點會不會暴露了?”羅耀道。
“暴露了,那桂系怎麼沒動呢?”楊帆奇怪的問道。
“你傻呀,動了鄂北旅社,不等於告訴咱們,老河口小組暴露了,不動,把你放在那裡一舉一動我都知道,動了,你一撤,或者再換其他人進來?”羅耀沒好氣的道。
楊帆點了點頭,只要這個小組在,軍統不會再派第二個小組過來,這不是浪費人力嘛。
何況軍統的主要精力放在對日佔區的滲透和情報工作,以及敵後遊擊作戰。
“老河口小組掌握多少五戰區內部通共的情況?”羅耀繼續問道。
“江組長說,五戰區透過主要集中在77軍當中,不但是許多中高階軍官同情中共,甚至還跟中共關係密切,資助其物資,彈藥和電臺。”楊帆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