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報警後,光頭男最後看了眼淡定站在原地的赤井秀一,接著慌張的轉身逃跑,一溜煙從安全樓梯跑到商務樓外。
等跑到一條無人的小巷中時,他才神色瞬間一變,收起驚慌失措的表情,撥通一個電話,畢恭畢敬道:
“毒島姐,已經按您吩咐的去做了,接下來該怎麼辦?”
幾秒後,聽筒裡響起沉穩的女聲——
“聽好了,嫌疑人的身份是FBI。”
“你把FBI入室殺人的訊息,用最快速度散播出去,無論用什麼手段……總之要想辦法讓群眾聚在商務樓底下。”
“之後讓我們的人混進去,帶動節奏,製造糾紛,醜化FBI的形象。”
“接著再錄一些誤導性質強的影片,最好是FBI違抗警方,出手打人之類的影片,剪輯剪輯散佈到網上,沒有也無所謂……”
“儘可能的讓FBI引起市民眾怒,拖延警方和FBI的時間,懂了嗎?這是白川先生的意思。”
毒島在電話中認真的下令。
光頭男聽完,恭敬的應答“我知道了”,之後結束通話電話,著手開始準備。
這種任務說簡單不簡單,但說難也不算難。
泥參會別的都還好,就是在人數方面,從來沒輸過。
像這種以人數取勝的戰術,對他們的幫派來說,簡直是家常便飯。
——大型的蛟,最終會困死在淺灘。
人海輿論戰術看似老套,實則在面對任何明面上的勢力,都有奇效。
就像是在網路上,那些博主再怎麼厲害,都會被噴子和節奏狗整破防一樣。
輿論的力量,在任何時代都不可小覷。
於是。
在一個幫派的暗箱操作中。
十多分鐘後,當警察滿頭大汗趕到現場時,商務樓的樓下,已經聚集了一大群人。
“哎,你知道嗎?”
“FBI,好像是國外的什麼搜查組織是吧?”
“是吧,怎麼了?”
“聽說有個探員……在這棟商務樓裡行兇殺人。”
“差不多隻有三十歲。”
“據說是一刀刺死了上午劫持運鈔車的銀行搶匪,有人看到他站在屍體前自言自語。”
“這算什麼,有人說他把屍體的眼睛挖出來了,是個瘋子。”
“告訴你,我還看見那個探員扛著狙擊槍下樓。”
“我的天,FBI為什麼要在東京做這種事?”
“或許他是個隱性的殺人魔。”
“放任國外的探員在本土殺人?東京警視廳都是幹什麼吃的?飯桶嗎?”
“噓,小聲點兄弟,警察已經趕到現場了。”
群眾七嘴八舌的討論,越討論越離譜。
指責之餘,連探員殺人的過程,也被逐漸誇大起來。
傳到人們耳朵裡的內容,經過幾個版本的改動,與真相大相徑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