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理說,以宛城中有的四萬大軍,樂進完全可以耗過城下的十幾萬人。
事實上,樂進也是這般做了。
但是過了幾天之後,他馬上發現了不妥之處。
那就是他們來攻城的人越來越多了,原本只有兩萬,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能夠攻城的人數漸漸變成了三萬,四萬。
一時間,樂進也感到了壓力的存在。
相比較壓力而言,樂進心中更是惱羞成怒!
這些南蠻子,居然用我樂進來練兵?
簡直豈有此理!
樂進完全沒有了要耗死這些人的心情了。
不僅僅是因為他心中的憤怒。
實際上,以樂進如此層次的將領,早就不會被自己的情緒所左右,之所以要選擇速戰,而非是與他們拖著打,自然有樂進心中的想法。
首先,在這十幾萬人的圍攻之下,宛城中的糧草已經沒了補給,以宛城中的糧草能食的數目,若是在十日之內不決出勝負,宛城中的情況就會有些危急了。
這是其一。
而其二,便是荊州氏族不惜以十換一,便是存著拖延時間的想法。
這些世家想要拖延時間的目的樂進如何不清楚。
所以在外援未到的情況下,樂進選擇主動出擊。
出動出擊中他選擇突襲!
城外計程車卒人雖多,但大多是新兵,而有些人,甚至連新兵都算不上。
在百戰精兵的突襲之下,他們很快就陷入了混亂之中,不消片刻就被樂進衝散了。
圍困之禍被解了之後,樂進馬不停蹄,直接兵臨襄陽城下。
襄陽城中的人對於樂進來襲自然倍感詫異。
在他們看來十多萬人圍困住幾萬人應該是綽綽有餘的才對。
還沒等他們緩過神來,樂進便開始了強攻。
於是在荊州四大氏族驚恐與混亂之中,襄陽城便轟然倒塌,被樂進的鐵騎攻陷。
而漢獻帝劉協在一世傢俬兵的簇擁之下,狼狽逃到武陵。
這樣的經歷,讓漢獻帝想到了他在長安之中的遭遇,那是他一生都不想再回憶的歲月。
但是如今,他似乎是回到了那段歲月之中了。
劉協心中都有些茫然了,之前的意氣風發消失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