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十一章 證據!

這涼亭掩映在楊柳之中,池塘的水輕輕盪漾,池水加上涼亭楊柳,三者倒是構成了不一般的意境。

涼亭外的意境是十分深幽的,但是涼亭內的風景,則又是另外一副景象了。

涼亭內,有兩個人對立而作。

一個是素衣女子,另外一個,則是半白頭髮的中年文士。

這中年文士身穿著儒服,一身衣物一絲不苟,讓人看過去就會覺得他這是一個嚴謹的人。

而事實上,他確實是一個嚴謹的人。

崔琰,字季珪,清河東武城(今河北省清河縣)人。東漢末年名士,司空崔林的從兄,曹操帳下謀士。

崔琰相貌俊美,很有威望,曹操對他也很敬畏。

當然,這個敬畏,除了敬服崔琰的德行以及文學之外,估計在很大方面是因為害怕崔琰的這張嘴。

崔琰為清河崔氏族長,隱隱是山東世家的領袖,所以曹操是不敢輕易動他的。

既然動不得,又要被他這張嘴說著,曹操心中自然是對他很是敬畏的。

生怕見到他被他煩到。

曹操一般對他是敬而遠之的。

不過,崔琰也算是時代的弄潮兒,他侍奉過袁紹曹操,最終因為“時乎時乎,會當有變時”這句話被曹操賜死。

歷史上崔琰之死是死於曹操的多疑。

但很顯然,以崔琰的身份名望,曹操沒有必要因為他一句話就把他賜死的。

所以崔琰之死,自然是另有玄機的。

不過,這些都後世發生的事情,現在的朝堂的境遇,早就與之前的不同了,所以崔琰會不會死,那還是一件不確定的事情。

涼亭內。

崔琰此時端正的跪坐著,他的眼神一直沒有離開對面的素衣女子。

素衣女子臉上有一層薄薄白紗,但是隻要你認真看一眼,還是看得出她原來的模樣的。

他是崔氏。

曹植的夫人崔氏。

在手刃了荀齊之後,崔氏發現自己並沒有一種大仇得報的快感,所以她很快就回到了鄴城,快馬加鞭,甚至是比曹操得到訊息的速度還快。

所以在鄴城所以人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崔氏到了鄴城。

到了鄴城之後,崔氏發現自己已經變得無依無靠起來了。

平原侯府她是不能回去的,而不能回平原侯府,那麼,她便只有一個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