骷髏面具人也是一個任務參加者,他想要把分散在各個城市的參加者集中起來,儘快減少人數。
當然了,這一切也可能是‘骷髏面具人’和其他參加者的陰謀,意圖將所有如約而來的參加者幹掉。
不過上述說法若是成立,他們就根本沒有綁架市長的必要性,反正最終集合起來的也是參加者,跟普通人關係不大。
“本以為事情會變得簡單一點,所以才想著提前調查,結果稍稍深入了一點之後,發現更加複雜了啊……各種可能性都有,敵人的行動顯得撲朔迷離。”
綁架市長可能是骷髏面具人做的,也可能不是;
骷髏面具人可能是單獨的一個隊伍,也可能是組隊選手;
兩天後的集會可能是一個陷阱,也可能是一個情報蒐集的地方。
………
總而言之猜測很多,畢竟一件事情有兩面性,而兩面性又會個子帶來好與壞的影響,好與壞的影響接著將改變劇情,可謂是一環扣一環,猶如樹枝一樣擴散開來,讓人摸不清頭腦。
“話說啊……比起這些事情,金木先生之前的做法是不是太過直接?說好的不參與這個世界的鬥爭呢?”
不,也不是不參與,而是不要提前參與,眾人之前就談論過,太早的暴露自身能力並不明智。
假設對方也知道喰種的話,金木研的身份恐怕已經曝光了。
聽到顧武這麼說,金木也明白其中道理,他也不打算為之前的行動做出過多的解釋。
“不想要看到他們被那麼隨意地虐殺,這次任務跟普通人本就沒有關係。”
“王道的主人公呢。”
“我可不是作品裡面那種王道的主人公。”
喜歡閱讀的金木把視線移動到了出來不久的螢火蟲身上。
“那些主人公身上真正閃耀的東西可不是我這樣單純的善心,而是更加具有意義的‘變革’。”
“我認為普通的主人公身上大多擁有善心,變革什麼的都不存在。”
實際上這是顧武和金木在閱讀型別方面不同導致的差異。
金木閱讀的文學作品和顧武看的輕有些差別,哪怕兩人都看過某一本世界名著,仍舊存在著對主人公認知上的差距。
“總而言之我不希望金木先生在前期就這麼亂來……時間限制還不清楚,因此當成時間充沛好了,沒必要太過著急。”
“顧武先生那個時候不想要幫助一下那些人嗎?”
“你說在他們被虐殺的時候?當然有啊,我又不是什麼惡魔,只不過我沒有做而已。”
如果要去救援就必須複製能力,複製能力之後代表著明天就沒有這個技能使用了,更何況又不是在危急情況下,所以他判斷沒有必要。
這並不是顧武在以自己的主觀意念去評價他人生命的價值,而是針對現狀分析了一下自己的未來,屬於在對自己的命運負責。
扮演一個英雄或許可以讓自己心安理得,可是顧武需要的並不是‘心安理得’這麼簡單的東西,他需要的是‘確定的未來’。
“在我看來,金木先生的這種做法很危險,下次還請三思而後行。”
“那就是我思考過後的結果……”
所以說你是一個王道的主人公啊……顧武盯著眼前的金木,休息足夠的他從位置上站了起來。
“回去吧,金木先生。”
“好的,這次的行動反而帶來了更多的麻煩呢。”
“往好的方面去想的話,至少我們知道了敵人就在那裡,也知道了對方擁有的力量。”
“那個時候我們或許可以直接發起進攻。”
“金木先生,別忘了兩天後的集會。”
對方只是在對普通人動手,如果這邊直接對參加者動手的話,到了集會那天說不定會變成眾矢之的。
簡單來說,顧武認為兩天後的集會十分重要,不管有沒有人參加,都將改變這次的任務流程。
畢竟顧武不認為其他人都很愚蠢,恐怕都會做出‘我不去參加,其他人參加了怎麼辦?’、‘其他人參加之後,我被針對了怎麼辦?’、‘調查的時候被發現了怎麼辦?’、‘是否要跟其他人合作呢?’等等想法。
一次集會的提議帶來的並非是面對面談話的機會,而是讓潛伏的參加者們因此露面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