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動力可以是雞湯文學,也可以是搞笑漫畫,甚至是殘酷血腥的電影也可以,反正每個人的想法大多不會相同。
聽聞顧武這麼說,系統不免發出了笑聲。
“回應宿主,您不會相信就等於是不喝雞湯了哦,之所以會認同那些東西,只不過是你不希望因為否定造成他人對自己的偏見吧。”
“知道我內心想法你的應該清楚才對……至於他人的偏見,我的人生從一開始就不是為了他人而活。”
當然,現在的顧武要為了自己跟他人活下去,但前提仍舊是‘為了自己’。
‘這個世界上沒有不自私的人’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哪怕是捐出全部財產的人,不也是因為‘自己想做才做’,並非‘不想做導致被強制去做’。
雖說如此,‘自私’肯定也有好壞之分,正如‘正義’也有對錯一樣。
“兩位沒必要在剛剛的問題上進行爭執,接下來由我說出那位國王最後的經歷好了。”
在靈魂體說到這裡的時候,顧武已經潛入了地面二十米的位置,不僅如此,他也已經往前推進了至少一百米的距離。
根據靈魂體此前提供的情報來看,敵人尚未進行大規模的移動,還在規劃詳細的前進路線,所以不用擔心敵人位置變更太多,只要在前進大約一千三百米的距離就可以繞行到敵人大軍的後方了。
地面上的穿越者也不蠢,他們肯定在大部隊四周設定了偵查的斥候,騎士的靈魂體也證明了這一點。
為此顧武的首要目的是解決充當‘報警器’的斥候,其次在從敵人的尾部展開攻擊,第一時間把敵對穿越者的支援部隊給一鍋端了。
只是哪怕強如顧武,這樣的計劃也有著許多的不確定因素,可能導致戰局發生改變。
比如說斥候這個點。
萬一斥候們有著定時聯絡的安排,那麼一旦顧武將其中一個人擊敗,無法得到聯絡回覆的其他斥候必定會產生疑慮,然後將情報傳遞出去。
不得不說上述猜測的可能性很高,畢竟定時聯絡能夠有效的防止敵人進行滲透突破,因為在某人聯絡異常之後,就可以大致推斷出敵人的位置。
“回應宿主,實際上不用太過擔心吧,在這邊行動之時,人偶們也會對敵人進行攻擊,那時候的斥候們肯定是無法注意到的。”
“希望如此吧,若是被看穿了,也就只有強行上了。”
“回應宿主,有句話是‘事不過三’,這才第二次,敵人們肯定無法第一時間反應過來。”
顧武在談話結束的當下繼續開拓道路,漂浮於空中的靈魂體在這個空隙,接上了它此前說過的內容。
“那個國王的故事的後續……”
“對了,剛剛的確在談這個,因為思考事情而忘記了,結果究竟是怎樣的呢?”
用能力支配土石,讓它們化作細小的砂礫往背後移動,不斷將顧武所在的空間往前方推進。
靈魂體也在此刻說出了結果。
“那位國王的計策稱不上錯誤,但卻沒有想到其他國王有多麼的固執,對更大權利的渴望讓那些人根本不打算停戰;當戰爭不斷持續下去之後,修建防禦工事、耗費人力物力,期望和平的國王很快便發現國內的食物、錢幣的生產跟流通都收到了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外來商人的銳減,導致難以購買到本國之外的低廉且優質的糧食,國內的情況也由於鎖國一般的狀態而越發糟糕,為此有人提出參與戰爭,與他國結盟來獲取支援,不過國王仍舊選擇了反對。”
“有夠固執的,是個理想化的國王啊。”
“那位國王有被稱之為英雄的資格,可不是一個明君,他只是一味的相信和平的手段是最合理的做法,認為人民都會支援自己。”
靈魂體飄到前方
“曾經在他麾下驍勇作戰的騎士、甘願為其付出的國民們都選擇將其推倒,讓新的國王上位。”
“果然如此……”
“結果那名國王在無為的後半生中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