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見識了這寶物的神力,李世民就躍躍欲試,想要把它拉到戰場上,及早發揮實力。
要不是沈安一個勁的堅持,這東西絕對是留不住的。
好在,世民還算是尊重原創者,沈安說技術不成熟,他就沒有再多做要求,讓他安安心心的去完善。
然而,沈安絕對不會放鬆對自己的要求。他是用現代人的思維來看這件事的。
從唐人李世民的角度來看,這東西又能起火,又能傷人,響聲震天,這樣的表現,他已經非常滿意了。
然而,沈安卻不能這樣馬馬虎虎的就把東西交出去。東西是他製作出來的,他自己的作品自己負責任。
現在這炸藥炸的這樣好,完全是偶然事件,是老天給他機會,不讓他在李世民面前丟醜。
只有他自己清楚,現在做好的這些炸彈,做工實在還太粗略,拉到戰場上,恐怕十個得有八個都炸不響。
更何況,標準的投彈姿勢唐軍的戰士可是一點都不會,然而要讓炸彈發揮出更大的效用,必要的培訓也是不可缺少的。
要把炸彈的工藝臻於完善,同時,培訓出一大批領會現代交戰理念戰略戰術計程車兵,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這還只是一部分的難題,更重要的是,他需要時間把製作炸彈的工藝推廣出去。
所以,就算是他們都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他也只能能拖一時是一時。
首先是改進工藝,不能再出現忘了放燧石那樣愚蠢的事情,一定要儘量減少啞彈出現的機率,這樣才能把彈藥拿出去,給士兵們做訓練使用。
其次,就是保質保量,質量是一定要達標,數量也絕對不能少,要知道,參加訓練計程車兵至少也得有幾百上千人吧,這還只是第一批參加訓練的人數。
就算再怎麼節省,也得進行十輪以上的訓練吧,你想想,那彈藥的消耗量得是多麼巨大。
所以,在正式使用之前,一定要保證彈藥有一定的儲備。再加上,沈安這人,自從可憐巴巴的穿越過來,就形成了一種可怕的囤積癖。若是用一千個,他就想囤積五千個,這樣才敢拿出去給別人使用。
若是不能達到這種程度,他心裡就不舒坦。
他將這些理由,一一擺出來,李治對他的理解也更加深入了些,既然他有這麼多顧慮,那就只能先依著他了。
不過,李治也絕對不是個會吃虧的人。炸藥拿不到手,藥膳也沒學會,還被沈安指揮著做了這麼多奇奇怪怪的動作,傻氣蹭蹭的往外冒。
這筆債,他絕對要討還回來,而且,是迅速就要討還回來。
幾人吃飽喝足又練了幾節操,正是閒閒無聊的時候,李治便又開始找茬。
“沈公,你難道忘了,你還欠著債呢!”
此言一出,沈安當時就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