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為了給李承乾一個教訓,或許,這個教訓將是李承乾難以承受的,最嚴重的。
如果,真的走到了那一步,他要如何選擇?
蕭瑀說的不無道理,一個失去了上進心,沒有了鬥志的太子,就好像是一灘爛泥,一個廢物,白白佔著位置,發揮不了一點作用。
按照他現在的表現來看,別說是李世民,就是他長孫無忌都已經無法再忍受他了。
易儲幾乎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了。
長孫現在坐在朝堂之中,想出去給承乾送訊息也是不可能的,關鍵是,一個受了重罰,還要為情人立石像的奇人,不能理所當然的認為,他收到了訊息就一定會及時把石像銷燬。
說不定,反而會起反作用,他再狗急跳牆了,那就把自己也饒進去,那就麻煩了。
李承乾是唯一的選擇嗎?
對於長孫來說,是不可替代的嗎?
當然不是!
想到了這一點,可謂是一通百通,長孫不再有任何的猶豫,他不是早就已經有了新的計劃了嗎?
既是如此,還不如讓他再添一份力,把他們兄弟兩個全都送走。
“多謝宋國公提點,若是事情真的到了那種地步,我們也只能聽從陛下的安排。”
思前想後,長孫還是說出了這樣的話,蕭瑀微微一愣,視線和他接觸一瞬,難道,長孫這個老狐狸,和他也是一樣的想法?
呵呵,看來,李承乾是必敗無疑了。
大太監徐良的一聲唱報,眾位臣子,浩浩蕩蕩的進入了大殿,遙遙望去,李世民身著黃袍,玉帶加身,威嚴赫赫的樣子,顯然,今天特意召集眾人到此,就是為了一件驚動天地的大事。
巍然的大殿之中,一根針,一滴水掉落到地上的聲音都可以聽的清清楚楚,安靜極了。
完全一反常態,大唐開放包容,君臣之間的地位關係也沒有那麼分明。不會是一邊高高在上,一邊謙遜卑微。
尤其是大朝會,群臣畢集的時候,朝堂上還是很熱鬧的,大臣們都會議論近來的新鮮事。
而今天,這樣一個好機會,他們居然沒有一個人說話,所有的眼睛都望向一個地方。
那就是寶座上的李世民,就算不知內情的大臣,也隱約感覺到,今天要有大事件發生。
沒有什麼必要的時候,還是不要開口為妙。
李世民正襟危坐,雙拳握緊,他審視著在場的每一個人,尤其是站在前面的那幾個,心情複雜。
今天要說的話,一旦出口,就是萬劫不復,再也沒有回改的可能。他李世民一向是個乾脆利落,絕不優柔寡斷的人。
他絕對不會搞那種廢了又立,立了再廢的事情,雖然承乾不成器,但是廢黜了他,就等於是把太子這個關乎社稷的位子,空了出來。
要知道,他可是一登基就立刻冊立了承乾當太子的,也就是說,自從他李世民當上了皇帝,儲君之位就從來也沒有懸空過。
在這樣的背景下,這些朝廷重臣一定會迅速反應,喋喋不休的讓他趕緊換一位太子。
絕對不會由著他一直空著太子的位子不做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