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知道,這世界的狀況。”
伊舍世界,在他心裡拼出完整的狀況。
這就是資訊化社會的好處,大量資訊不用去翻書或尋找重要人士記憶,可以直接從資料庫蒐羅。
認真來說,這個世界比他預計的還要慘。
名為伊舍的世界,是一個比常態類地行星更大的星球,有數十萬公里直徑,面積更是廣大無垠。
這片遼闊的黑色大地上,到處都是魔獸。
大地不停分泌出魔素,充斥天空,彷佛濃霧一樣遮蔽恆星光芒,讓投下的陽光都變成昏黃。
而只要一地的魔素濃度夠高,就會凝結成小隻的“災厄級”魔獸。
魔獸出現,又會讓周遭魔素更加活性化,衍生出更強的“災害級”、“災難級”,甚至玉微曾消滅的“天災級”。
“天災級”,正常的機神都難以壓制,但傳說在大陸彼端,沒有邊際的漆黑海洋中,尚有更加恐怖的“天罰級”魔獸。
而五個等級的魔獸,從最弱小的災厄,到傳說中的天罰,都是不死的。
只要不被神力消滅,它們就能無止盡的復活,源源不絕的誕生,循著本能感應到的人類氣息,屠殺所有活人。
這導致伊舍世上的大地上,沒有“城邦”以外的結構。
沒有村莊、沒有小鎮、沒有民眾的自發聚集地,除了有機神鎮守、有“神國”來產生神力的城邦,其他都沒有活下去的辦法。
只要有人,就有魔獸會出現。
腳下的大地,會自然誕生魔獸,源源不絕。
一切村莊、一切旅行者,都會引來充滿惡意的魔獸。
就算是強者,只要沒有神力,魔獸就會不停復活。
曾經也有傳奇法師,想出辦法用黃金物質改造城市,塑造成轉換魔素拼命飛奔的“移動城邦”。
只要周邊生成魔獸,就立刻轉移陣地,飛奔到其他地方。
但這在大地上狂飆的城邦,最終屬於毀於大量魔獸的圍攻。
魔獸感應到人類的氣息,源源不絕的朝它追去,它們不會疲憊,不會停止,又被無窮的殺欲推動。
移動城邦每離開一個地方,背後就追著一頭魔獸。
而大地雖然廣大,卻是有盡頭的,劇情它跑到世界最高的山峰上,被無數魔獸圍殺。
之後,雖然有人想到浮空城市,偉大的城邦“奈爾瑞瑟”便創造了空中城邦,飛上高空,卻因此發現天穹之上,存在空中魔獸群。
從大地升上天穹的魔素,在大氣層飄蕩凝結,形成無數魔獸。
升上天穹的城邦,尚未歡呼,便在無數黑影中墜落。
這同時堵死了飛出星球,移民他處的道路。
最終,人們還是採用固定一地的城邦,讓機神定期清理周遭魔獸,保持魔素濃度降低。
即使引來更遠方的強大魔獸,也有餘力去獻祭、去將來襲的天災討伐。
縱使如此,有機神的城邦也說不上“活的安心舒適”。
機神擊敗最弱小的魔獸,都要使用神力,獻祭靈魂,任何一場戰鬥,都伴隨著犧牲,魔獸的強弱隻影響犧牲的人是個位數還是五位數。
城邦以機神庇護人民,卻如海中的礁石,要迎來一波波的浪潮。
魔獸不斷生出,機神只好不斷出戰,靈魂熔爐的火光一刻不停。
從輔助智腦的資料庫、帝都智慧主腦,玉微看見了“斯達巴帝國”十三城邦的狀況。
毫無疑問,玉微剛體驗過的城邦並非孤例。
除去帝都稍好,其他城邦都是很悽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