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稟陛下,經臣統計,今日共去任官員一百八十四位,包括內閣、六部的絕大部分官員,以及科道、五寺、督察院、翰林院的部分官員。
後續可能還有各行省布政使司等地方官員請辭,請陛下知曉。”溫體仁沉聲道。
情況果然如溫體仁所料,除了內閣、六部那些東林老人外,其他衙門的中級官員大多沒有選擇請辭。
“怎麼才這麼點人?朕記得早朝時那陣仗,至少得有數百人吧?”崇禎皺了皺眉感覺自己聽錯了。
京官大約有一兩千人,雖然品級低的官員沒有資格入皇極殿站班,但每次早朝起碼也有三四百人,皇極殿內固然裝不下,但皇極殿外皇極門可每次早朝都排的滿滿當當的。
崇禎這話一說完反而輪到溫體仁等人皺眉了。
什麼話!敢情陛下是真想罷免所有朝臣嗎?
“陛下,或許這些朝臣有其他想法。”溫體仁只得回答道。
聽聞此言崇禎哪裡還不知道怎麼回事,不就是貪圖官位嗎,心中不禁對這些東林黨人更加鄙視,早上嗷嗷的那麼響亮,下午就來真香定律。
“不管他們了,下面朕說下具體安排。”崇禎放下對東林黨人的鄙視正色道。
楊嗣昌等人聞言各自都坐直了身體,因為他們都知道,屬於他們的世代來了。
“王承恩准備擬旨,召三邊總督洪承疇進京,提任兵部尚書、太子太師、東閣大學士。
楊嗣昌提任督察院左都御史、建極殿大學士。
召陳奇瑜進京升任戶部尚書、太子太師、文華殿大學士。
提任李邦華為吏部尚書,十日內補齊五品一下官員空缺,其餘六部主官由溫體仁、楊嗣昌、李邦華推舉,各部侍郎則由各部主官推舉。
召盧象升領天雄軍進京,任兵部左侍郎,另做派遣。
京營提督孫傳庭調任兵部右侍郎、以總督之職節制陝西、山西兩省,新組建一支軍隊是為秦兵,兵額五萬,三日後赴任。
提任石柱宣慰使秦良玉為中軍都督府左都督、雲貴川三省總督,白桿兵兵額擴編至五萬。
調任總兵曹文詔駐湖廣、總兵賀人龍駐河南,周遇吉提任總兵銜兼領京營提督。
騰驤四衛營改組為勇衛營,黃得功以總兵銜兼任勇衛營提督,兵額一萬二,入京城內城駐防。”
崇禎噼裡啪啦一連串的任命壓根沒有給在座的幾位思考的時間,王承恩則擔任起了書記官,手裡捏著根毛筆奮筆疾書。
他才不管這些任命有多少驚世駭俗,只要是崇禎的命令,他都會堅定不移的去執行,並且不打任何折扣。
最後還是年老成精的溫體仁先反應過來,帶著顫音低聲的問了句:
“陛下,這樣是不是有些過於草率了。”
……
PS:新書幼苗,求推薦票、求月票、求打賞啊,不要養書啊,養死了可咋整,嫌字數少的可以每天投下票,讓我知道你們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