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語氣雖然很和緩,但即便是剛來京城的盧象升也聽出了語氣中的決絕。
但盧象升非但沒露出懼怕,反而內心十分的欣慰,甚至興奮。
他的天雄軍兩年才還有兩萬多,如今征戰三年打的只剩下八千來人,他不是不想把兵額補齊,實在是既缺糧、又缺錢,還沒裝備,就是這八千來人,上上個月的軍餉都還沒發。
如今好了,有當今陛下親自監察,軍餉糧草肯定不是問題,剩下的便是在順天府釋出徵兵令儘快徵兵了,至於一應的裝備,那便是陳奇瑜需要發愁的事了。
洪承疇雖然半晌不說話,但臉上也對崇禎的安排甚是滿意,大亂之世,軍隊才是一切,沒有軍隊其它一切都是奢望,大明也什麼都改變不了。
唯獨戶部尚書陳奇瑜和內閣首輔溫體仁一臉苦瓜相,前者則是因為一下子徵這麼多兵,一應糧草、軍械都要他來籌集,那將是一筆巨量的物資,他甚至都開始翻起賬本檢視各行省能調配的物資了。
溫體仁心裡比陳奇瑜更愁,陳奇瑜的任務再重畢竟也只是戶部的事兒,他可是內閣首輔,戶部出了事兒他要負責,其它部門出了事兒崇禎還會找他。
同時溫體仁也在心裡算賬,抄家得來的那二十二萬兩黃金,按照一比十來折算,國庫共計有白銀四百七十六萬兩白銀,相當於如今大明朝廷一年的稅收。
看起來是不少,憑空多了一整年的稅收,但白桿兵要去一百萬兩,天雄軍要去一百三十萬兩,秦兵又要去五十萬兩,剩下的京營兵如果軍需都要戶部負責的話,又至少要七十萬兩。
這就是三百五十萬兩,三百五十萬兩啊!哪有這麼花錢的?太敗家了!
接下來邊軍要補發欠餉,至少又需要四十萬兩,四百七十六減去三百五十,再減去四十,這就只剩下八十多萬兩了。
如果再算上今年天下百官的俸祿五十七萬兩,天吶!國庫的銀子這還沒焐熱呢,就又只剩二三十萬兩了?
溫體仁眼前一黑差點趴桌子上。
好在是陛下做主停發了宗室勳貴的年俸,不然今年的稅收收上來又要打水漂,不過陛下又免除了北方好幾個大省的全部稅收,也就是說今年的歲入估計也要打個大折扣。
唉!溫體仁內心嘆息了一下。
“溫愛卿,溫愛卿?”崇禎發現溫體仁竟然在這麼重要的會議上跑神兒,臉色有點驚訝。
“啊?陛下有何吩咐?”溫體仁擦了擦額頭,收回了自己的思緒。
“此番懲處錢士升等人,廠衛出了大力,朕先前便跟王大伴兒和韓愛卿承諾過,一旦事成不會虧待他們,但朕的內帑你是知道的……”崇禎嘴角上揚露出了個你懂得的表情。
溫體仁頓時感覺腦門上一片黑線。
“陛下要多……多少。”溫體仁試探的問道。
錦衣衛雖然直接向皇帝負責,但在官制上至少屬於朝廷下轄部門,國庫出錢自然沒問題。
但東緝事廠卻是皇帝的私有辦事機構,在體制上根本不歸朝廷,歷來也都是皇帝自己負責養,也是這個原因崇禎才如此客氣的要錢,否則他便直接下令了。
但溫體仁不敢不應啊,他算是看出來了,陛下雖然重組了內閣、六部,但他們這些各部主官在話事權上並不大,頂多也就是提提建議,陛下這是乾綱獨斷呀!
“不多,十萬兩足矣,待朕把那些個珍珠項鍊瑪瑙字畫處理了,就不需溫愛卿勞心了!”崇禎皇帝十分開心的道。
皇帝不差餓兵,廠衛以後還有大用,崇禎皇帝自然要籠絡好,而最好的方式莫過於發錢了,別扯什麼鞠躬盡瘁、為國盡忠,沒有錢,都是虛的。
內帑那整整三庫房的奢侈品肯定價值不菲,但他總不能給人家每人發一條項鍊、一塊石頭吧?
再說這些奢侈品在北方也不怎麼值錢,除非整到江南去賣。
“臣……遵旨。”溫體仁見崇禎對著自己笑,只好也努力擠出了個菊花臉應下。
內閣會議結束後,一群人除了崇禎皇帝外,皆是憂心忡忡的出了乾清宮,接下來的一年,可有得他們忙了。
時值中午,崇禎本來打算去內帑挑幾件亮晶晶的東西,送給自己的幾個老婆,順便再去蹭碗飯吃。
可還沒動身,錦衣衛指揮使韓山河卻火急火燎的請求召見。
“陛下,那群東林黨人果然賊心不死。”
……
PS:三千多字大章奉上,明天我一鐵哥們結婚,現在在老家,勉強用手機碼的,多多擔待,明天三十歲的我又要當伴郎了,說起來有種淡淡的憂傷。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