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元年正月十七,滄州事變宣告落下帷幕。
東征校尉林無咎臨危不亂,指揮得當,身先士卒協助挫敗神恩王庭多年佈置的洗禮計劃。
監國大皇子在得到情報之後,一力斬殺三十六位實力等同於王朝重霄境強者的神恩王庭大神官,挫敗了神恩王庭於西境九州的分裂陰謀。
監察司司君明玉魄體察入微,抽絲剝繭,破獲十王議會擷取的假訊息,解救了陷於西境的數十萬東征四品武夫。
安平國公,徵夷校尉陸阿九身先士卒,馳援迅速,在大戰之中貢獻萬餘武關城研製武體戰甲,大破神恩王庭新型十字異端裁決者戰甲。
這一戰中首功當為林無咎,陸阿九不過是恰逢其會錯打錯著,其只顧軍中私誼拒不執行軍令,乃至頂撞指揮上官的行為同其以前行徑如出一轍,所以落了個第四名的嘉獎位置,這便是帝京監察司最終做出的決議。
但光網之中實錄直播的滄州事變記錄中則記載了陸阿九義憤填膺為同袍伸張正義,力爭先行探查的影片記錄。
隨後滄州一役中身化十萬大破滄州各地白衣餘孽的壯舉亦是吸引了一大票的武夫支援。
短期內他仍會被各種理由壓制,但根基穩固,于軍中朝堂之上算是小小的有了一席之地。
而時訊最後展現的那一萬套武體戰甲,則成了新設立的徵夷衛將軍陸阿九的衛軍制式裝備。全數贈送給見了鎧甲走不動道的這群老武夫們,同時也得到了萬餘抱團取暖的武夫加入徵夷衛。
衛級軍營,王朝最下一級的軍隊設定,此下便是校、百人隊、十人隊。
此上則是十萬人、二十萬人、五十萬人、百萬人的安平鎮徵四級軍銜。
再往上則是大將軍銜,除戰時徵東大將軍,徵西大將軍,徵南大將軍,徵北大將軍四徵大將軍之外,另有驃騎,車騎,緹騎、羽林四位大將軍。
驃騎,車騎長設嘉獎征戰有功之大將軍,而緹騎、羽林長設為帝京守衛、天子禁衛。
大將軍負責整體戰鬥指揮,戰爭佈局,常為提領數百萬乃至千萬戰役的指揮官。
而四徵將軍則是常備將軍的最高一級,統帥百萬四品武夫並同等規格三品、二品特級戰力。
四鎮、四平、四安亦同為統兵百萬將軍,但將銜之上稍有差距。
常備軍制軍旅師衛四級,從五十萬上下至萬餘上下。
至少一萬之軍方可成一衛,加上諸侯私軍同等級別配置可以達到十萬乃至近二十萬的規模。
但能招募如此之多的四品或同等級三品武夫,這位將軍的職位恐怕早都提到了師級十萬將,成為了封號將軍。
所以,在王朝嚴格的軍制之下,各部統屬的武裝集團可能存在著兵力素養之上的較大差異,但絕無可能出現天差地別的區別。
四品武夫便是中堅戰力,五品武夫則是輜重後勤的輔助士兵。
但戰血為士,而武夫為卒的鐵律始終存在。為了奪取戰血,成為戰士,武夫們常年征戰積攢功績,這才保證了王朝武夫始終勇於公戰的鐵血風氣。
這一次能順利領兵成軍,恐怕與那位大皇子的意志脫不開關係。
接下來的西征戰役,先鋒徵夷的差事便落在了他的肩上。
少年肩上扛著的除了鶯飛草長之外,更有著鐵血情仇。
這一次徹底坐實了泥腿武夫的名頭。
跟著一群老兄弟豪飲半日之後,將一衛軍隊盡數拉回安平城操練,少年總算是得了會空閒工夫。
隨著觀世之眼的不斷鋪展,少年以自身源能不斷的製造著監測單位,這些存在於虛界之中的單純觀測單位只需要一個戰鬥單位萬分之一的源能,此時已然他的視野遍佈源星大大小小的世界之中。
藉助集合觀測陣列,目前最遠可以看到那兩位外域之中流星趕月般極速返回的老人家。
“觀測單位同距測距半個星河範圍,再遠便無法進行虛界粒子干擾。”
“這裡的觀測是極限距離的測定範圍,無法定點目標,只能得到基本的三項圖譜。”
“目前範圍:直徑十八萬光年。同比達到重霄境戰血的一半範圍,即星河直徑的一半範圍。”
“目前虛界粒子的觀測範圍最為廣闊,同比達到最短距離的真界六倍距離。”
“六界粒子同步進度仍任重而道遠。”
聽取完例行內部會議之後,看了一會戰鬥單位序列,一個個陸阿九號戰鬥粒子正在方寸之間熱火朝天的不斷突破著極限數值。
觀測單位,戰鬥單位,供給單位,遠端覆蓋單位,內部醫療單位,真界探索單位。體內六種常備單位正各司其職,不斷的發射著身軀向著更換的世界覆蓋。
他們是先行者和探險家,是最優效率的下屬,亦是最為親密的同袍。
他們也是最為原始與兇狠的獵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