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自從聽到陸遜的名字後,心中雄心壯志的小火苗,就硬生生的被人給掐滅了。
人家鳥悄的,把你的老家都給偷了。
你小子還想著東山再起,想想都不可能!
孫權一屁股坐在甲板上,腦子裡想的是陸遜他怎麼偷偷摸摸進入建業的?
偷渡長江,根本就沒可能的!
從益州進入揚州,都得走長江這條水路。
長江防線,孫權經營的很好,從下游舉火示警,很快就能傳幾百裡千里之外,讓他們做好迎敵的準備。
況且先前孫權封鎖長江水路,陸遜無法越過他的封鎖。
在孫權想來,陸遜絕對沒有機會,從長江上游過來的。
尤其是在他佔據建業後,一點風聲都沒有走漏。
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現在又輪到老臣張昭的正義背(勸)刺(降),在一旁高聲勸降。
孫權才回過神來,抬頭看著一臉凝重的張昭。
宛如建安十三年,曹操攜百萬大軍來襲江東,他也是這副嘴臉。
唯一不同的是,此時的張昭已經鬚髮皆白。
但勸降的神情和語調,都不曾變過。
此時此刻。
恰如彼時彼刻!
那個時候,孫權很年輕,還有周瑜魯肅等一系列主戰派的幫助。
可現在呢?
身邊只剩下百餘人,將不過徐盛、宋謙。
那些年輕人都沒了,站在他身邊勸降的依舊張昭這個老頭子。
孫權往高處看去,便是齊刷刷對準他的弓弩。
如此險境,身邊人,誰還肯為他拼命?
就算是拼命,能有一線生機嗎?
人家根本就不給你拼命的機會,要麼放下刀投降。
要麼就死在這甕城當中!
只有這兩種選擇。
張昭無愧於江東帶投老大哥的榮譽稱號。
主動勸降之後,戰船上的一些江東士卒便沒了抵抗的心思。
都逃到建業了,未曾設想過的,老家被人給抄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