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上吧,小錢錢都是勞動換來的,讓百姓賺錢的法子,我還是有的。”
“百姓賺錢了,那官府就不賺錢了嗎?”
徐庶反問一句,他相信關平嘴裡賺錢的法子是真的。
“你收稅啊,官不與民爭利,他們都是小頭,官府拿大頭。”
“倒也不是不行。”
徐庶在這條上加了標註,政策的最終決定權,還得由大王來定奪。
他要詳細的給出解釋,闡明如此做的後續辦法。
“然後便是軍中淘汰計程車卒。”關平掰著手指頭道:
“自從我大伯父起兵以來,跟著他計程車卒怕也是五六十歲,頭髮花白了。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同黃漢升老將軍一樣龍精虎猛的,那是少數人。”
“你想如何安排?這些人可都是大王的心腹。”
徐庶知道這樣的老卒,總共也沒有多少人。
“我並不是要我大伯父驅逐他身邊的老卒,
而是軍中其他老弱,並不能剔除軍隊,就不管他們了。
再強壯計程車卒,也會慢慢變老,就以五十歲為分水嶺。
首先尊重個人的意願,要是不願意離開軍隊,便不任徵戊,俸祿加倍。
平日裡主抓新卒訓練等雜事,傳授戰場經驗,也可以透過講述自身經歷過的戰事,告誡新卒。”
徐庶只是覺得關平讓老卒給新卒講戰事的思維,著實是讓人意想不到,應該大有搞頭。
特別是當初跟隨張飛的那十八名騎兵,足可以吹一輩子。
關平緊接著說道:“其次是想要解甲歸田者,沒有土地的要分給上好的田地。
並且給與良種,還要給牛,用來耕種田地,家中免賦稅幾年,具體幾年需要軍師參謀。”
“好。”
徐庶順勢寫了一個十年免賦稅,若無連續三年災荒情況。
能活到這歲數的,一般不是運氣好,那就是精銳士卒了。
他們值得的得到厚重的回報。
“最後,便是對待出征士卒的家屬安置,如何讓他們擁軍愛軍。”
“自然是保護好這些士卒家屬,使其不受到欺辱,如此,出征士卒,方能在前方安心作戰。”
徐庶自認為在這方面,他做的很好,尤其是雲長,也十分善待士卒。
“遠遠不夠,總之就是要再提高他們的認同感。”
關平敲了敲桌子說道:“如有特別困難計程車卒家屬,要給與幫扶。
其次,士卒出征,俸祿可以由家屬領取,最好是十戶人家作保,一同來領,避免出現差錯。
以便平日裡能夠養活家小,使他們的生活有基礎的保證。
然後便是對家屬,官府要給予照顧,有病者官府為其看病,死亡也要有官府安葬。
還有,這世代為兵的政策,也可以改一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