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卷:鄰邦的陰謀 第六十九章:三墨

院子中央,一位老者腳步蹣跚的走來,看向四周: “好了,人都到的差不多了吧”

似乎老者的威望是最高的,周圍本還在說話的人都向他聚集過來。

老者開口道:“我們從齊地不遠千里迢迢而來,本來應招攬更多弟子,推薦鉅子的兼愛之道,然我等在宏淵紮根幾十年,仍未能大肆傳揚,其中道理,老夫一直想不明白,但今日,把大家召集過來,就是為了告訴大家,老朽知道這是為什麼了!”

“這是為什麼呀宋老”其中一人問道

“就是宋老別賣關子了,趕緊說吧”

“您知道的是什麼啊”

老者在眾人的催促下清了清嗓子,“咳咳,之所以我們墨家在宏淵不如儒、小說,其中道理是為三派分立。”

“三派分立?”眾人紛紛咀嚼著這段文字,他們似乎想起來了一些墨家不好的過去。

“不錯,因三派分立,致使我墨家越來越孱弱,但一旦合併起來,無論是人數上,還是三派各藏的鉅子書籍上,都會有所提升,倘若我墨家數萬弟子能萬眾一心,何愁不能施兼愛之道?”

所謂墨家三派,就是:相里氏之墨(秦墨),鄧陵氏之墨(楚墨),相夫氏之墨(齊墨),

尋常人恐怕只聽說過墨家之名,但只知道墨者崇尚兼愛非攻,助弱御強,卻不曾想,會有一批墨者出現在秦軍中……

還有一種墨者,繼承了孟勝之志的楚墨,這群人自詡道義,喜歡做苦行之人,以俠客的身份行俠仗義,他們反對各國戰爭,認為戰爭皆是不義,這樣的墨者,銷聲匿跡許多年了,程柯聽說十幾年前曾在西楚王朝出現過一次,就是那個項氏建立的西楚,那些人反對一切戰爭與酷刑,不過很快就被士伍鎮壓下去。

此外還有齊墨,該派則以學術辯論為主,遊歷各國,遊說君王不要兼併土地,這樣的墨者,就是程柯這批人了,除了整日鑽研名辯之術外了。

這位宋老之所以來到宏淵,就是因為幾十年前宏淵曾吞併周邊鄰國的土地。

事實上,除了這位宋老來自齊地以外,剩下的人都是宏淵本土的弟子。

“宋老,您這就痴人說夢了”一位中年人搖頭,“當年鉅子都沒辦法整合三派,單憑咱們這幾十個人,怎麼去做?”

宋老摸著鬍子笑道:“你們總是把簡單的事情想成複雜,我可沒說統一天下的墨家三派,在這宏淵國裡,就有不少秦墨、俠墨(楚墨),若能說服他們行兼愛之道,何愁元禾王不重用我墨家弟子。”

一個人不屑的說道:“秦墨就是一群工匠,楚墨就是一幫愛管閒事的遊俠,這些人頑劣不堪,怎麼能說服呢?”

宋老笑道:“他們一定會願意來的,因為儒家已經把官位全佔了,他們的禮節不允許遊俠的存在,所以楚墨一定會來,至於秦墨,只要沒有希望天下一統那樣的瘋子的,剩下的我都歡迎。”

程柯在一旁,略有所思,忽然問道:“宋老,倘若楚墨或秦墨也是這麼想的,他們想把咱們並進去又該怎麼辦呢?”

註釋:

小說家:

小說家 ,諸子百家的其中一家,其書多已亡佚。據班固所著《漢書·藝文志》曰:“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意即小說家所做的事以記錄民間街談巷語,並呈報上級等為主,然而小說家雖然自成一家,但被視為不入流者,故有“九流十家”之說。

墨家三派:

墨子死後,墨家學派發生了分化。有相里氏之墨(秦墨),鄧陵氏之墨(楚墨),相夫氏之墨(齊墨),活動於戰國中後期。在自然觀方面,對物質,移動和時空關係作了唯物解釋,摒棄了墨子的天鬼觀念,並把唯物哲學和科學緊密的聯絡在一起。在認識論上,發揚了墨子重視實踐的特點,承認物質世界的可知性,克服了狹隘的經驗論的錯誤。在政治思想方面,提出了“義,利也”的著名論斷,突出了利,把它作為標準和基礎解釋各種社會問題和道德範疇。

楚墨的鄧陵子:

此派更多的是以俠客的身份,到處行義。他們反對各國的戰爭,認為這些戰爭都是權貴們為了自己利益發動的,不利於百姓,他們以自己的價值觀來衡量這個世界。

齊墨的相夫子:

此派是一個以學者辯論為主的門派,他們遊歷各國,講授墨家的兼愛思想,他們反對用暴力去解決問題(甚至包括起義),希望能用柔和的方式去獲得和平,也是思想上最幻想的一派。

秦墨的相里勤:

此派注重科技研究,非常務實。幫助秦國的原因,也是因為看見只有秦國當時的制度,是最接近他們墨家的最終設想的,所以他們願意幫助秦國完成統一戰爭。

關於墨子的弟子,文獻記載大都指出墨子弟子眾多。例如,“孔墨徒屬彌眾,弟子彌豐,充滿天下“。

《公輸》篇中墨子曾說:“臣之弟子禽滑釐等三百人“。

《淮南子·泰族訓》說:“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