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卷:鄰邦的陰謀 第七十一章:佔領北驛

於此同時的北驛城營房,宏淵士卒看著這些來與他們“擠一擠”的沈卒不知所措。

軍營的宏淵旗早已被換成了沈旗,而那些有骨氣的宏淵士卒,也早就被殺害,只剩下他們這些渾渾噩噩的人。

不知道誰領頭說了一句:“歡……歡迎沈軍入城”

緊接著所有宏淵士卒都稀稀落落的說著這句話,聲音不是很大,但有不少沈卒仍很滿意。

這些沈卒開始挑選起自己喜歡的營房,如果有宏淵士卒在住,他們就會“十分友好”的與之交換。

在所有沈卒都放好行囊後,他們熙熙攘攘的走出軍營,宏淵的軍法可管不了他們。

這一天,北驛城的百姓發現有一群軍爺,三五成群的在城裡閒逛,調戲黃花大姑娘,到客舍白吃,到酒肆白喝,見到不爽的人直接抽刀砍死,不少百姓哭著想去報官,但畏懼沈人的獄曹哪敢多管閒事,下令獄卒亂棍驅散這些百姓,隨後關上城獄大門,誰也不見了。

事後周盟得知,又對著兩位率長的軍隊誇讚一番,稱是隻精銳良兵,不是那種死腦筋的大頭兵只會在軍營中待著,對他們這種早日熟悉“城中佈局的行為”大肆表揚。

也有那麼幾個愣種,妄圖衝擊沈卒,拿著幾把破爛不堪的兵器就衝了上去,哪知道這些沈卒以靈氣聚陣,抽出腰間短刀,對著衝上來的敵人就是一刀,三下五除二就結束了戰鬥,事後還對屍體吐口水,用腳踹,言語嘲弄,但在周圍圍觀的黔首們已經喪膽,不敢在說些什麼不是。

酒也喝了,飯也吃了,舞也看了,眾屬官散去,屋內只剩下周盟、高賦、關儀三人,該乾點正事了。

周盟探著身子問:“不知二位將軍此番來是為攻打哪座城池?”

關儀在退下的侍女身上用眼神留戀著:“孫大人派我二人為先遣軍,要求我們與潛在宏淵國內的藍霍大軍匯合,我們只是在你這歇上幾日,補充食物和水,隨後向寒封城進發,至於你嘛,等命令吧”

周盟點頭:“好好好,以後咱們就是同僚了,還得靠兩位多多提攜”

深夜,關儀與高賦都在各自房中準備休息,忽然門被敲響,開啟一看,今天白天的侍女正站在自己面前,她們稱是周城尉派來服侍的,二人自然滿心歡喜的接受了,摟著侍女進了房間。

寒封城軍技司內,王禳災以一種難以置信的眼光看著夏藤,:“你能聯絡上庭堯?”

夏藤白了他一眼:“說道跟你不能似得”,似乎是夏藤現在還不知道外面的情況,王禳災只能又把沈人的事全都講給他一遍。

夏藤摸著下巴:“沒想到,再我造甲期間出了這麼多事,不過我不是靠驛卒與庭堯聯絡,而是靠它”

夏藤朝著窗外指,那是一顆枯樹,並沒有特別之處,王禳災不解的問:“樹?”

夏藤搖頭,指著樹上枝杈:“你看”王禳災抬眼看去,一隻黑褐色相間的鳥站在枝頭,由於顏色極其暗淡,不細看都看不出來。

“就靠它?”

“那是十幾年前我救的一隻靈獸,後來索性就養著它,再後來它長大了偶爾也能幫我運點東西什麼的,有人就跟我說這鳥這麼聰慧,將來會不會送信啊,我就突發奇想,帶它去了趟庭堯又回來,之後它就認識路了,我們只需要把內容寫好,捲起來綁到它的腿上,它就能飛到庭堯,不過只能飛向軍技司,因為其他地方它還不認識……”

王禳災沉思了一會,用靈獸為人族做事也不是沒有過,騎馬騎的馬,民夫拉車的驢,耕地的牛,但用鳥類送信,確實是他第一次見。

王禳災遲疑的問:“這鳥,肯定能飛到軍技司?”

夏藤拍著胸脯保證:“一定能,我已經這般做了好幾年了,未曾出現差錯。”

王禳災面容上有著難以掩蓋的激動,他揮手說道:“那你稍等片刻,我去拿些紙筆”

“好”

註釋:

信鴿:

信鴿起源於5000年以前。

近代科學研究證明:信鴿是從“始祖鳥”演變而來的。早在幾萬年以前,野鴿成群結隊地飛翔,在海岸、險巖和巖洞峭壁築巢棲息,繁衍後代。

由於鴿子具有本能的愛巢欲,歸巢性強,同時又有野外覓食的能力,久而久之被人類所認識,於是人們就從無意識到有意識地把鴿子作為家禽飼養。據有關史料記載,早在5000年以前,埃及和希臘人就已把野生鴿馴養為家鴿了。

正史是2500年前,我們祖先就開始馴養信鴿。在西夏與北宋的戰爭中,西夏軍隊利用信鴿做軍事通訊。南宋初,大將曲端的軍隊中也使用信鴿傳達訊息召集軍隊,不過春秋時期似乎也曾出現過信鴿餵養與傳遞的情況。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一書中有“傳書鴿”的記載:“張九齡少年時,家養群鴿。每與親知書信往來,只以書系鴿足上,依所教之處,飛往投之。九齡目為飛奴,時人無不愛訝。”張九齡是唐朝政治家和詩人,他不但用信鴿來傳遞書信,還給信鴿起了一個美麗的名字——“飛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