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卷:鄰邦的陰謀 第八十九章:高臺閱兵,重塑秦風

李固直起身子望去,卻見這些隊伍的後方排頭第一個的領軍,是一名手持竹竿的漢子,正是王禳災,他身高八尺半,腳步穩健,神情肅然,持著的雖只是根普通的粗竹竿,但在他手中,卻彷彿成了一面鮮豔的軍旗,亦或是一杆鋒利的長矛!

王禳災的率曲,就這麼跟隨著他的步伐,佇列齊整地走入視野……

另一邊,眼看前面各隊的人都已經走完,王禳災露出笑道:“看,彼輩比起吾等差遠了。”

“是啊。”

“不比較的話,都不知道原來吾等可以走那麼好。”

眾人深以為然,不經過這幾天沒日沒夜的訓練,他們當真不知道,原來佇列還可以走成這般模樣!如此一來,眾人平添了幾分自信。

恰在此時,土臺上的傳令兵揮動了旗幟,該輪到王禳災率曲出場了。

“千萬別慌,按平日裡訓練的來……”

手高高舉起竹竿作為標識,王禳災輕聲對後面的人說道,他能看出來眾人的緊張,縱然他們過去也曾參加過類似的大比,但那都是為了應付,這次臺上全是官吏圍觀,心態便大不一樣了。

一位百將衝著自己的部下說道:“不慌,就當是鬧肚子,咱們總不能在這拉褲兜子吧,忍住走過去,別給王城尉丟面子……”

這傢伙也是人才,只一句話,就讓大家樂得不行,緊張的情緒不翼而飛了。

大傢伙憋著笑,開始跟著王禳災的節奏,原地踏步,在對齊佇列後,便緩緩向前走去……

齊步走的啪嗒啪嗒聲連綿不絕,城主所在的高臺,離他們越來越近,越來越近,近到能看清上面眾人的臉。

倆位率長的臉是充滿震驚的,過去幾天他們因只是來校場看了幾次,卻未能看到這支率曲潛移默化的進步。

此刻猛地看到這支步伐整齊的隊伍緩緩走來,他們二人眼睛裡滿是不可思議,而那一日王禳災對他們說的話,尤在耳邊。

然而,雖然率曲的眾人已經緊張到手腳麻木,但這些天來王禳災的訓練,都讓眾人準確地邁動著自己的左右腳,兩臂前後自然擺動,一板一眼地走著齊步。

直到高臺正面,才在王禳災大喊一聲“立!”,又由傳令兵向後傳達,這樣才使得一千人全部聽見。

之後,左腳再向前大半步著地,兩腿挺直,右腳迅速靠攏左腳,重重併攏,發出了齊刷刷的跺腳聲……

“右轉!”

王禳災率先手持竹竿,完成了一個標準的向右轉動作,瞥眼看去,卻見眾人雖然個個緊張得臉紅脖子粗,卻沒有誰掉隊,也沒有誰轉錯方向。

“這才像點樣子,雖然比不上父親訓練出來的兵……”

他長舒了一口氣,而後繼續喊著命令,讓眾人當著高臺上眾人的面,完成了“坐而起之”“前而後之”兩個動作,儘管臺上兩位率長眼睛都瞪圓了。

然而,整個率曲竟無一人出錯。從率曲眾人齊步走來時,李襄就感覺到了,這個率曲不同於之前任何一支隊伍。

整齊劃一,秩序井然,齊刷刷地走到面前,齊刷刷地停下,比起之前腳步動作亂七八糟的九個什,真是賞心悅目啊。

要知道,不管是實用還是審美上,宏淵國人都對規整情有獨鍾,這是秦朝留給他們的後遺症,在各地舉兵反秦時,他們依舊對秦俗念念不忘,甚至期盼著秦軍打回來,繼續管理這裡的土地……

尤其是排頭的王禳災,大個子,高昂著頭,其氣勢,其自信,在場的更卒、戍卒完全不能比。

也只有李襄在庭堯時見過的宏淵軍精兵“銳士”有得一拼了!

還不等李襄感慨完,率曲已經完成了所有的動作,隨著王禳災一聲“起!”

他們從蹲坐姿態齊齊站立。不管是個頭最高的牡,還是個頭矮計程車卒。不管是面容兇惡的百將,還是比較靦腆的,哪怕是不知經歷過多少次服役拉進率曲湊數的老卒,他們個個抬頭挺胸,直如青松!

按照規矩,這時候王禳災就該帶著眾人左轉離去了,孰料,王禳災卻又喊道:“呼!”

不等臺上眾人反應過來,率曲眾人便揹著手,齊齊喊了起來: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李襄瞬間臉色大變,宏淵國雖然不禁詩書,但惟獨《秦風》例外,因為這本就是春秋時的秦地歌謠,尤其是那一首《無衣》,更是在雍州大地上傳唱數百年,因其曲調雄壯,儼然成了秦國的軍歌,而這首首無衣歌,也早已被山東六國明令禁止,現在的秦國老秦人都不敢唱,王禳災卻又把它提了出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