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平隸郡的寒封城內,有個男子自稱是王崇煊之子,可叫孫隸將軍的部下多多注意此人,活捉最好。”
最後有一個落款的名字:鐘山神
沈炙投箸,隨後拿起棋子,剛好下完最後一步,對著面前的老者說道:“老叔公心不在焉啊”
面前老者哈哈一笑:“方才聽這位小兄弟念信,聽入了神,沒注意,倒是讓你佔了先機。”
小吏盯著象棋,顯得十分好奇,這些東西都是貴族玩的,像他這樣的官吏也只能看看。
象棋是誰發明的大家也不知道,只是從戰國那會便流傳開來,聽說秦皇掃六合時,軍士們在營中便是玩象棋解悶。
有種說法是象棋是舜發明的,舜的弟弟叫象,品行很壞,好幾次想害死舜,後來舜把他幽禁起來,又怕他寂寞,就製作了象棋用於解悶,在《孟子》中有記載。
棋制由棋、箸、局等三種器具組成。
兩方行棋,每方六子,分別為:梟、盧、雉、犢、塞(二枚)。
棋子用象牙雕刻而成。箸,相當於骰子,在棋之前先要投箸。
局,是一種方形的棋盤。比賽時,“投六箸,行六棋”,鬥巧鬥智,相互進攻逼迫,而制對方於死地。
老叔公?這位便是號稱活了三代人,被沈國黔首們譽為不死神仙的沈泉?
沈泉,絕對算得上是傳奇人物,二十年前元禾王反擊時,就差幾十裡就打到博黎了,就是這位老人,力挺都城衛軍,帶領五萬人擊退宏淵九萬人,更神奇的是,這位老叔公沈泉已經快近二百歲了,正是因為有他在,宏淵才不敢再進犯。
而沈國每次儲君爭奪,那些人打的頭破血流,也是老叔公出面制止,持恆沈國。
沈炙揮了揮手:“你們都下去吧”
小吏行禮,僕從也跟著一塊退去
沈炙指著棋盤:“叔公你看,我的梟,到了水處,已食兩魚,得四籌,你的棋絕無可能再贏。”
老叔公看著棋問道:“都安排妥當了?當初你父親也是這麼信心躊躇,可剛出師便被宏淵的張嘯殺擊退。”
沈炙淡然地舉起箸擲採,數大,隨後拿起散棋進十二曲道,生門。
沈炙的眼神中流露出一股殺意,看著棋盤水處被自己的棋團團包圍的魚:“此戰,沈國必勝,必將雪恥二十年前,我將把宏淵王室屠戮殆盡,以繼宏淵王朝之正統,再吞併安、雪莽,以此抗衡那個勢力……”
老叔公聽到後張了張嘴:“還是不要去觸及他們了,蝸居南面,向小國稱雄,要其納貢便可。”
趙炙臉色微變,反問道:“叔公何時少了志氣?我若有百萬大軍,大可直接金戈鐵馬踏中原,效秦王政,南攻齊楚,北滅趙、魏、韓、燕!”
老叔公搖搖頭,顯然他不看好沈炙,此子雖是他力保上來的,但他卻不喜,其他公子都是些酒囊飯袋,也只能將就著選他。
……
當著李瑾南和老嫗的面,尷尬的吃完飯,又陪著她們聊了會天,總是熬走了,但走之前李瑾南轉達了李氏的話:希望王禳災今晚到城主府做客,李氏將親自下廚。
這讓王禳災頭疼不已,自己本來還要去看吳子兵法,但現在情形,也只能點頭答應。
出了營房,便撞見慌慌張張的趙天
“趙天?怎麼了”
趙天面露古怪,吞吞吐吐地說道:“伍長,不對,城尉你應該去看看蔡珩吧,他最近很怪。”
王禳災一頭霧水:”蔡珩,他怎麼了?”
註釋:
象棋的歷史十分悠久,在戰國時期就有記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曹並進,遒相迫些;成梟而牟,呼五白些。”這時候象棋已經在戰國的貴族階層開始流行了。
六博棋:戰國時期的一套完整的六博棋具包括梮(棋局、棋(棋子、箸(相當於後世的骰子,漢代時有些博具中開始使用煢(骰子代替博箸。六博的棋子多以象牙、玉石或金屬製成,12枚棋子分黑紅或黑白兩組,長方體和立方體兩種形狀,每組均大小相同,每方6枚有一枚稱梟,五枚稱散,也有稱盧、雉、犢的,因此棋子也有一大五小的。
棋子佈於博局,博局也稱“椐”,多為木質方形,盤面髹黑漆,也有白漆的,有一方形大框,框內中部是一方框,周邊有有T L V I形的棋路,名“曲道”,共十二個,四角處有四個圓點。
博局形式似乎是模仿自栻盤,栻盤關於生門、死門、相生、相剋的說法,對博局也產生了影響,博局上的十二曲道中就有不利行棋的“惡道”。
博指博箸,每套博具中有6根箸,行棋前要先投箸,據投箸結果進行行棋,博箸是用半邊細竹管,中間填金屬粉再髹漆而成,剖面呈新月形,這樣投擲時就能夠正反不同,便出現不同數目的籌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