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蔡文公心中還是有一個疑問,那就是九兒真的放下了與中原人的仇恨嗎?
在蔡文公所理解的,關於九兒與中原人的結仇一事當中。當時的宴會之上,雖然蔡文公是不太清楚發生了什麼,可是後來流傳開來的一個版本,那邊是九兒,在宴會之上,被一箇中原人所刺殺,這樣的深仇大恨怎麼可能,九兒會如此輕而易舉的就還能夠容納中原人。
即便是謝文山曾經與九兒有過一些交情,但是憑藉著蔡文公對於九兒的瞭解程度也知道九兒可能不是這麼一個容易包容的人。
所以蔡文公還是有所懷疑,懷疑九兒同意,此次謝文山和夜凌逸到達鳳紙安前去拜訪的事情當中,究竟有沒有一些別的蹊蹺?
只是現在蔡文公卻覺得自己不太適合將這方面的事情給說出來。因為完全沒有證據,全憑蔡文公的主觀臆斷就去揣測他人,若是沒有十足的證據,或者沒有十全的把握,蔡文公在大部分的情況下都不會隨隨便便的提出一些議案了。
所以現在才完工,雖然有所懷疑,但也沒有說出來。只是憑藉著自己的猜測,可能這一次的先去拜防鳳紙安的事情,謝文山和夜凌逸這兩個後輩或許不會太過於和平的。
蔡文公倒是有點猶豫,不知道是否能夠將這樣的事情說出來,但是看著謝文山和夜凌逸兩個人臉上對於鳳紙安的領主的信任之情,蔡文恭卻突然的覺得於心不忍。
因此蔡文公便需要從謝文山這裡得到更多的求證。於是蔡文公便問解文山。
“這次你們決定前去鳳紙安的事情,有沒有提前通知鳳紙安的領主?”
謝文山回答。
“我在水之國的時候,曾經寫下一封書信,便有水之國的驛站的人員送信前往鳳紙安。”
“那你可知他們是否收到了信件?”
謝文山點了點頭。
“後來在來到南之國的路途當中,我有察覺到我們的周圍有人在跟著我們的行程,直到來到了南華國也依然跟著我們,因此我便覺得這可能就是九兒派出來的人。”
聽到謝文山如此說道,蔡文公便陷入了沉思當中,這件事情確實有些蹊蹺。
其實蔡文公的懷疑也不是全然沒有依據的,畢竟當時鳳九安的領主大人與中原人的交情的事情已經鬧得天下人盡皆知,即便是沒有親臨現場的人,也依然會知道說起與中原人不交好的,那邊會很快的想到鳳紙安。
鳳紙安並不是無辜的,也並不是唯一討厭中原人的,但是鳳紙安卻是在天下人間皆知,討厭中原人的,所以蔡文公懷疑的就在這個地方,為什麼鳳紙安的領主在收到了中原來的丞相大人寄過去的那一封信之後,卻還會全然沒有動靜,這件事情怎麼想都覺得不太可能。
蔡文公現在正在與謝文山還有夜凌逸兩個小輩正坐在一起,很隨意的聊著天,因為謝文山和夜凌逸來到蔡文宮這裡,只是想要得到蔡文公的幫助,幫助他們二人前往鳳紙安,若是在路途當中遇到一些別的麻煩,蔡文公的名聲以及蔡文公的勢力還可以幫到謝文山和夜凌逸的。
只不過蔡文公在從謝文山這裡聽說了事情的緣由之後,才會陷入更加深處的思考。謝文山有透露出,是從鳳紙安出來的一封信,所以謝文山和夜凌逸知道那個鳳紙安的副領主被鳳紙安的領主關入了牢房,因此謝文山和夜凌逸才會想到可以前去鳳紙安。
又在謀劃著要如何前去鳳紙安的時候,才想到了若是能夠得到鳳紙安的幫助還可以緩解現如今天下局勢不穩定的局面。不僅如此,還可以使得中原在天下當中站穩腳步。這一次,要去鳳紙安的計劃,在一定程度上是個人私念與國家利益的結合體。是一種雙贏的。
只是,蔡文公懷疑的地方就在這裡了,這件事情明顯是對中原更加有利的,沒道理鳳紙安會接受這樣的安排,所以蔡文公才會懷疑鳳紙安接受,這樣的安排到底是何居心。
因為蔡文公和中原的國公大人,是一對深交多年的好朋友,所以蔡文公對於中原來的這幾個小輩也比較關心,更是擔心他們的安慰,所以蔡文公才會對於這件事情想得更多。為的便是尊重當年的那份交情。
所以蔡文公才會再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