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雲濤聽完村幹部的話後,說:“你說的很好,走,我們就到村子裡頭好好地看一看,與群眾也交流一下。”
石雲濤便去了村裡,雖然市裡頭早就把這個事情安排下去了,而且搞的很熱鬧,市裡安排完,縣裡頭又安排,縣裡頭安排完,鄉鎮又安排,層層安排,最後就到了村幹部這裡截止了。
做這種關乎廣大農村群眾的事情,到了最後,村裡的群眾竟然啥也不知道,根本不知道上面要搞什麼農村衛生環境整治了。
好像在玩一種擊鼓傳花的遊戲,市傳給縣,縣傳給鄉,鄉傳到村幹部手中,村幹部又把花還給鄉,鄉再還給縣,縣再還給市,就結束了。
本來這花是農村老百姓的,結果農村老百姓根本見不到花,這不就扯淡了嗎?
市裡開展一項工作,如果牽扯到千家萬戶的,應當把相關的資訊傳遞到老百姓那裡,村幹部應當在村裡大喇叭裡講一下這個事情,有時還需要村幹部當面跟村民們講一聲。
可是村幹部壓根就沒講這事,鎮裡面也沒有要求村裡幹部去講,而村裡幹部也不知該怎麼講。
講什麼?告訴村民要打掃好自家衛生啊?這有啥意思?
所以市裡頭剃頭的挑子一頭熱,到了下面水都涼了,村幹部不知道怎麼幹,也不願意幹,認為不切實際咋幹?
雖然村書記沒說不切合實際,但他肯定認為不切實際,只能把村部的衛生打掃一下,然後刷一些大白,就是在搞衛生環境整治了。
村幹部也難。
石雲濤走在村子裡,老百姓把他們當成景來看的,轉頭一看,跟在他後面的有一大群人,前呼後擁的,像什麼啊?
石雲濤腳步一停,突然說:“王書記,馬縣長,你們兩個跟著我,還有剛才那位村裡的張委員,我們四個在村子裡走一走,其他人等都散開。”
石雲濤把鎮裡的幹部還有縣裡頭陪同來的其他幹部給趕走了,省的搞的浩浩蕩蕩,老百姓見了不敢靠近。
其他幹部聽了,只得散開了,但他們還是在遠遠地看著,沒有走遠。
石雲濤便四個人在村子裡轉,走在村子裡,雖然村裡搞了村村通,路變成了水泥路,但是路上還是有不少灰塵。
這沒辦法,農村就是土多,一颳風,便把土刮的到處都是,路面上便有了灰塵,想讓路上和城市裡一樣乾淨確實不可能。
各家的房前屋後,往往會有露天廁所,如果走近,確實會聞到一股臭烘烘的味道。
有城裡的人沒在農村待過,到了農村來後,想上廁所,只能上這種廁所,便是被燻的不願意進去,嫌髒。
露天廁所確實髒,城裡人用的很不習慣,而農村人到了城裡,去坐城裡人用的馬桶,一上來也不習慣。
不過,農村人也不想聞臭味啊,但是沒有辦法,沒那條件。
現在要整治農村衛生環境,怎麼整治?
石雲濤也感到難了,市裡的想法是好的,而且覺得現在提倡做一些事情也是不錯的,但是確實要好好想一想到底怎麼做再安排佈置下去。
不能盲目地想當然地去做這些事。
城市裡頭搞文明城市建立要花多大的工夫,燒多少錢才能評上?
而農村衛生環境整治只說一句口號就能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