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裡縣這起打黑除惡案,是石雲濤調任北曲市委副書記兼政法委書記後的第一案。
石雲濤鐵了心要在北曲市把打黑除惡工作給開展下去,因而渦裡縣這起打黑除惡案最終能辦下來,與石雲濤的決心是分不開的。
劉忠雖然被調過來,起了一定作用,但如果僅僅依靠劉忠,不可能把這起案子辦下來。
一件事能不能辦成,有時候全看領導的決心下的堅決不堅決,領導決心不堅決,下面的人辦起事來怎麼能堅決?
而且特別是這種查辦案件得罪人的事,領導的心思一歪,不想得罪人,那下面的人就更不會去得罪人了。
這叫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沒辦法。
石雲濤決心一下,別說是劉忠了,就是市公安局那些人,還敢再懈怠嗎?
就是有人與黑惡分子勾結,又敢阻撓辦案嗎?
除非是曹金榮與黑惡分子勾結在一起了,而就是曹金榮與黑惡分子勾結在一起了,他也不敢公開反對打黑除惡,也要向石雲濤有所交代。
領導的決心堪比原子彈,只要一爆炸,威力就很厲害。
但領導下決心不能一意孤行,如果一意孤行,破壞力也很大。
但是如果沒有領導決心,壞事是幹不成了,可是好事也不幹了,大家都擺爛,事情還要不要做?
石雲濤與郭太平相商,把副縣長給調走,這就體現出領導決心了,領導下決心不是喊口號,也不是在那裡發狠,而是在那裡有佈局,有安排,下屬看到那種佈局安排,就知道領導有沒有下決心。
如果只是在會上大講特講,實際上沒什麼動作,那算什麼領導下決心?在下屬看來,不過是做做樣子而已。
想讓下面的人看到決心,必須要有實際的動作,讓下面的人意識到,必須這樣做,不這樣做不行了才行。
石雲濤建議把那名渦裡縣副縣長調離,便是下決心之舉,市公安局的人一看,就會知道這起打黑除惡案件不辦不行了。
障礙都給你排除了,你還是不願意辦,那就不是能力問題,而是態度問題了。
如果態度不行,對不起,你就要挪位子了。
因而在那名副縣長調離後不久,根據石雲濤的安排,市公安局調離大批警力趕赴渦裡縣,抓捕黑惡勢力團伙。
全部是異地用警,在行動前把所有人的通訊工具都給收走了,確保行動的保密性和突然性。
劉忠親自帶隊去渦裡縣,曹金榮擔任案件總指揮,曹金榮總要做出一點成績出來,好為他的仕途升遷助力。
石雲濤在背後盯著這個事,透過幾天的行動時間,專案組抓捕犯罪嫌疑人二十三名,黑惡勢力團伙首惡分子被抓獲。
這起危害一方、作惡十餘年的黑惡勢力團伙被徹底打掉,渦裡縣老百姓知道了,無不拍手稱快。
事後,這起打黑除惡案受到了部裡表彰,曹金榮臉上也有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