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公司站了出來,開始質疑這次的招投標,他們事先做了充分的準備,原以為會中標的,結果一開標,卻是省城那家公司,省城那家公司的資質根本比不上他們,他們心裡頭就有懷疑。
這家公司一把這事講出來,石雲濤當即開口道:“你講這個情況很重要,你們把具體情況寫下來交給我。”
石雲濤一說這話,另外幾個公司就七嘴八舌講了起來,這就是破窗效應,當窗戶完好無損的時候,誰也不會想著拿起石頭往窗戶上扔,但是一旦有一塊玻璃壞了,就可能引起許多人撿起石頭就往窗戶上砸。
此時就是這種情況,有第一個人提意見了,其他人就會跟著提,如果沒人提,也就都不提了。
依據他們多年的招投標經驗,懷疑省城那家公司在中標時有貓膩,評標專家評的並不公正,懷疑評標專家被收買了。
評標專家是隨機抽取的,看上去是挺公正的,但是三山市的評標專家就那麼多,今天輪這個,明天輪那個,招標代理公司與他們都混個臉熟。
如果想暗中操作,這種事鐵定要讓招標代理公司去做,該給評專家好處費,讓他們給就可以了,回頭找中標單位報銷。
這幾家公司說懷疑,那都是客氣話,他們篤定說這個事,也沒有問題。
聽到這些公司人員七嘴八舌地說著,石雲濤皺著眉頭思考著這個問題,很顯然,這次招投標是極有可能有問題。
上一場招投標可以懷疑存在圍標,這一場招投標又懷疑存在評標專家被收買,他過來觀摩了兩場招投標,如果都有問題,這說明什麼,說明招投標領域的問題太嚴重了。
他都到現場觀摩了,依然發生了這樣的情況,周朝先知道不知道這裡面的事?
如果不知道,那就是失職,知道,那就有可能是同流合汙。
一想到這個事情,石雲濤心裡頭比較冒火,可是這種事情他不能太急躁,他發再大的脾氣,事情解決不了也沒用。
石雲濤讓趙均做好記錄,並留下這些公司的電話號碼,回頭再與他們聯絡。
一個多小時下去後,石雲濤與他們座談完,在最後,石雲濤也和他們談了營商環境的事。
問他們有沒有什麼意見,這些公司也講了講,並對石雲濤這麼虛心地向他們徵求意見感到很難得。
石雲濤每次見到民營經濟體負責人,都和他們說起營商環境的事,透過這種不斷地努力,三山市的營商環境一定能變好。
不過,如果招投標領域問題嚴重的話,就說明營商環境並不好。
會議結束後,周朝先連忙走了過來,想了解一下情況,他先看石雲濤的臉色,石雲濤沒有什麼表情,當領導的,哪能讓下屬看出個陰晴圓缺來?
那幾家公司負責人一散會便匆忙走了,既然提了意見,怕讓人知道出現什麼麻煩,抓緊離開為好。
周朝先想透過他們知道一點情況的想法落空了。
“石市長,您有什麼指示沒有?”周朝先看向石雲濤小心地問道。
石雲濤掃了周朝先一眼,說:“過幾天,你去市政府找我。”